温度对化肥使用有何影响?

浏览

温度也是影响化肥使用效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气候条件:它一方面可以影响化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有效养分的积聚;另一方面也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根系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到作物对化肥养分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快慢。一般在0~30℃范围内,随温度上升,作物吸收养分速度加快,吸收数量增多,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尤其是磷的吸收受温度影响

  更明显,早春地温低于10℃时常出现缺磷的“红苗”现象。而在较高温度下,磷肥能够更有效地被利用,产生良好的肥效。

  不同作物施肥的适宜温度不同,例如,水稻的适宜水温为30~3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吸收养分,其中对钾、磷和铵态氮的吸收受温度影响较为显著;棉花以28~30℃,玉米以25~30℃为最佳吸收利用养分温度。在实际生产中,要切实注意温度对化肥使用产生的影响。温度高,作物生长旺盛,消耗化肥养分也快,可能发生脱肥现象;温度低,化肥有效养分供应不足,作物可能发生缺肥现象。另外,在寒冷地区,无霜期短,为了提早成熟,防止霜害,要注意施用磷肥,对于越冬作物,要增施磷肥和钾肥作种肥,防止冻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