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薯类的施肥技术?

浏览

(1)基肥的施用。强调施足基肥,增施大量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化肥是薯类作物获得高产、高效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基肥的种类以圈肥、土杂肥、草木灰、塘泥等为主,同时加入过磷酸钙、速效氮肥及钾肥

  我国各地的高产栽培经验是:施用大量腐熟的秸秆或杂草沤积的土杂肥作基肥较为理想。基肥的用量可根据肥料的多少而定,在肥源充足的情况下,可结合耕翻整地全面施肥,采用深层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粗肥深施与细肥浅施相结合,缓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的方法。氮、磷、钾化肥以施于根系分布层25~35厘米深为佳,这时肥料的利用率最高,并要施于粗肥上层,有利于根系吸收,减少损失。

  在肥料较少的情况下,应采取集中施肥的方法或作种肥施用,将有机肥与化肥混合进行沟施或穴施,这样施肥有利于培育壮苗和提高肥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

  (2)追肥的施用。应根据土壤肥力、基肥用量及生长情况,适时早施,增产效果较好;追肥越晚,则效果越差。追肥应氮、磷、钾配合,氮肥用量不宜过多。早熟品种在苗期追肥,中晚熟品种重点在开花以前施用。化肥的用量应根据肥料种类、土壤肥力、产量水平、肥料利用率等综合确定。一般磷、钾化肥的基施量占总量的70%~80%甚至更高,氮素化肥的基施量占总量的50%~60%,追肥占40%~50%。化肥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施用化肥反而会造成减产。各地应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施肥标准,达到既不浪费肥料,又能充分发挥肥效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