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优14的特点、产量及栽培要点

浏览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辽南、南疆及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4.6天,比对照金株1号迟熟1.9天。株高103.5厘米,每穗总粒数116.4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6.8克。稻瘟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7%,垩白米率30%,垩白度3.8%,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9%。
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金珠1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7.9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5.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701.2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4.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4.6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5.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秧龄35-40天;2、移栽:栽插规格为20×16.7厘米,每穴插2-3苗;3、施肥:全层施肥,60-70%氮肥,50%钾肥和全部磷肥在整地前施,其余作追肥,全部追肥要在插秧苗后1个月内施完;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稳产,中感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中南部、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稻瘟病轻发地区种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