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空杆原因分析及防治

浏览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和轻工业的原料。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多年来玉米空杆一直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 笔者根据对玉米空杆现象的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1.玉米空杆原因分析 1.1 种植密度过大 2005年,我们进行了“栽培密度与玉米果穗发育的影响”试验,试验采用同品种、同地块。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果穗的的分化需要天数增加,果(雌)穗变小,空杆率增加。原因是密度过大,田间郁闭,通风采光不好,有机营养供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果穗的的分化需要天数增加,果(雌)穗变小,空杆率增加。原因是密度过大,田间郁闭,通风采光不好,有机营养供给减少,果穗发育和吐丝受阻,所以密度越大,空杆越多。 1.2低温阴雨 2003年的玉米生产,由于玉米抽雄散粉期遭受阴雨,花粉吸水破裂或粘着成团,丧失散粉能力,使得产量骤减,空杆率达到30%。 1.3 高温干旱 玉米需水量大,特别是抽穗前后20天为需水临界期,水分状况对玉米产量影响最为剧烈,此时要求适宜的气温为25 。C--28 。C,田间持水量为70%--80%,如果此期高温干旱就会形成“卡脖旱”。

  2.01年7、8月高温干旱,正值玉米抽雄期,雄穗花粉少,吐丝延迟,花期相遇不好,造成玉米大量空杆。 1.4 品种方面 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一些纯净度差、未经品种适应性试验的玉米单交种直接进入大田生产,往往因不能适应当地气候,生育期延长,玉米幼苗生长不整齐,出现大小苗分化,小苗生长不良,不能形成正常果穗,造成空杆。 1.5 病虫危害 一些玉米病虫害如大小斑病、黑粉病玉米螟危害时,常造成植株养分供应受阻止,果穗不能发育,使得空杆增加。 2 玉米空杆防止措施 综合防治玉米空杆内容主要有:合理选用良种,加强栽培管理,科学运筹水肥,适时防治病虫草害。 2.1 因地制宜,合理选用良种 选用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良种,并采用种衣剂拌种,确保苗齐、苗匀、苗壮。对于发生过缺素症的田块,用相应的微肥拌种,为减少空杆奠定基础。 2.2 合理密植 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平展叶型的品种宜稀;竖叶型品种宜密。另外肥力差的施肥少、密度稀的中低产田,采用等行距种植,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在水肥条件好的密植高产田,采用宽窄行种植,以有效解决中后期田间通风透光问题。 2.3 加强田间管理,对症施治 播种后及时查苗补种,适时间、定苗。间定苗宜在3-5叶时进行,将弱小、病苗及圆杆苗拨除,按计划株数做到留齐、留匀、留足,对定苗后出现的弱苗,应采取措施偏施水肥,使其赶上一般植株高度。 2.4 人工辅助授粉 在开花散粉期遇雨、高温、干旱、大风等天气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授粉率。 2.5 科学运筹肥水 在施肥上推广测土配方技术,做到底肥和追肥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合理搭配。改革发往“一炮轰”施肥为“三攻”施肥,具体作法是在拨节、抽穗和灌浆期追施攻杆、攻穗和攻粒肥。此期如遇高温干旱还要及时灌溉,以满足雌雄穗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2.6 抓住关键时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玉米生长时期处于夏秋季节,杂草滋生,在本地玉米生产中常发生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和玉米螟危害,要加强对病虫草害的适时防治,避免病虫草与玉米争光、争水肥、争营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