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杆还田技术

浏览

国内外农业生产国十分重视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培肥地力。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最根本的战略性技术措施。实施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对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理化性状,促进养分活化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秸杆还田的具体做法:把玉米秸秆粉碎或砍成小段约10~15cm,把砍成小段玉米秸秆均匀摆放于畦沟中,形成条状。按秸秆干重的1%配氮肥或粪水把玉米秸秆淋湿,把已经淋过水的玉米秸秆用泥土覆盖。在酸性土壤中要施入适量的石灰,做法是把石灰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以中和有机酸并可促进分解。

  秸杆还田的注意事项:

  (1)影响玉米秸秆腐解的因素。①水分。玉米秸秆还田田间土壤含水量应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最适于玉米秸秆腐烂。②温度。田间土壤的温度高低不仅影响微生物群体组成活性,也将影响土壤酶的活性。温度过高会抑制微生物活动,使土壤中酶失去活性,温度过低微生物活性弱,玉米秸秆腐烂缓慢,一般适宜温度在28~35℃范围内。

  (2)玉米秸秆还田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在玉米秸秆还田中适当配施一定量的氮肥。

  一般认为,微生物每分解100g秸秆约需要0.8g氮,即1000kg秸秆至少加入8kg氮才能保证分解速度不受缺氮的影响。对于缺磷和缺硫的土壤还应补施适量的磷肥和硫肥。

  (3)玉米秸秆还田的时间、数量。在玉米收获前6~7天,每亩用克无踪0.5kg或者用草甘膦1kg兑水60kg在晴天均匀喷洒田间,杀除杂草。秸秆还田的数量可根据土壤状况而定。在较瘠薄的土壤上,施肥量不足的情况下,秸秆还田数量不宜多,一般3000-3900kg/hm2(200-260公斤/亩)为宜。在较肥沃的土壤上,施肥充足的条件下,还田数量可达6000-7500kg/hm2(400-500公斤/亩)。还田后要及时耕翻,使秸秆残体分散均匀与土壤充分混合。要求耕翻18-20cm,耙平并加重镇压,避免出现翘虚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