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

一、选育抗病品种

  应用抗病品种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在中度流行的情况下可压低病情一、二级,增产1-2成。在选用或培育抗病良种时,需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当地良种的利用。当地良种一般都具有许多杂种往往不具备的抗病、早熟、质佳的优点。第二,注意亲本的选配。优良的单杂种其亲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抗大、小斑病的能力强且稳定,遗传传递性能强;二是地区来源差异大,亲本属于不同生态型;三是在生产力性壮上要有一个亲本较全面,另一个亲本能着重补充加强其某一、二个性壮。第三,注意提纯复壮,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因此,对有生产价值的当地良种和推广的综合良种,要进行提纯复壮工作。

  二、消灭菌源

  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烧毁田间的残株病叶;通过高温堆肥处理玉米秸杆。如做燃料用时,也应在播种前烧完烧尽。实行大面积的2-3年轮作倒茬,并进行秋季深翻等。

  三、加强肥水管理

  大、小斑病菌都是兼性寄生物,玉米生长越弱,抗病力越低。玉米大、小斑病对氮素肥料反应敏感,尤其在拔节期高氮量追肥能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增施氮、磷、钾混合肥料防治效果更加显著。另外,注意中耕松土,创造通风透光条件,也能有效地减轻病害。

  四、适期播种

  玉米生育阶段不同,其抗病力也有差别。

  一般雨水多、湿度大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若此时正值玉米抽穗灌浆期,往往发病重;而早播可以躲过这一时期以减少病害发生。地膜覆盖玉米不仅是增产措施,也可起到减轻病害的作用。

  五、摘除底部老叶,消灭侵染来源

  大面积摘除玉米底部病叶,能及时压低田间再侵染的菌量,推迟发病高峰的到来。同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病叶也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创造不利于病害发展的条件。

  六、药剂防治

  一般玉米抽雄灌浆期是药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800倍50%可湿性退菌特、500倍可可湿性多菌灵、500倍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75%百菌清等。

  一般在抽雄前开始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