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浏览

云南省洱源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洱源县种子管理工作站指导员 杨春泉

  2015年5月11日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增温保墒,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抗旱、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现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要求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水中等以上,保肥力较好地块栽培地膜玉米。因此,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地,整地必须要精细。玉米播种前对土地进行中耕、深翻细碎、土细墒平、彻底清除前作物残留物和石块。墒面做成板瓦形为宜,一方面有利于地膜紧贴地面,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地膜采光面。开沟理墒要拉线进行,做到沟直墒均,一般墒面宽70㎝、墒高10㎝。

  2、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或种植方式确定,平展亩种4000株,半紧凑型亩种4500株,紧凑型亩种5000-5500株。最少收获株数每亩不能低于3000株。地面覆盖栽培方式采用双行(宽窄行)〔(80㎝+40㎝)×20㎝〕播种。

  3、选择良种,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kg,过磷酸钙40-50kg,氯化钾15-20kg,均一次性作底肥,施于窄行内的施肥沟内,切忌肥料与种子混和。有机肥以分层施用为好,60%施于塘底,40%盖塘,化肥最好施于塘底。

  4、适时播种

  播种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雨后土壤湿润、土壤温度达到10-12℃时即可播种。有水源的的地块可采用浇水播种。高寒山区的水浇地或夜潮地,可在春分至清明节令采用“三潮”(种子潮、肥料潮、土壤潮)播种。中海拔地区有水浇条件的,小春作物收后及时“三潮”播种,没有水浇的旱地,要在播种前做好整地工作,等雨水透地后抢墒播种,以防止过早播种接不上雨水二造成的缺苗或弱苗。

  5、选好地膜,及时覆盖

  农膜选用幅宽80cm,厚度0.005-0.008mm的普通聚乙烯薄膜。每亩用量2.5-3kg。

  6、加强田间管理

  播种后经常到田间检查, 先播种后盖膜,播种后,要常到田间检查,出苗达50%左右时,开始分批破膜引苗出膜。先盖膜后打孔播种的,若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扶苗出膜。在苗子2-3叶期,如发现缺苗、死苗,应及时补苗。定苗后及时用细土封严膜孔。破膜应选择在早上、晚上或阴天进行。缺苗时,结合间苗,带土补苗。齐苗后,对床沟进行早中耕、深中耕,提高地温、促苗生长。注意旱灌涝排。适时追肥,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巧施拔节肥,重施穗肥。拔节肥视生长势而定,而长势而定,而长势差宜施,长势旺,叶片深可不施。

  一般玉米拔节期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尿素10kg。玉米大喇叭口期(穗肥)每亩追肥尿素35kg左右,过磷酸钙20kg,追肥深度10-15㎝,追肥部位距主根距离12cm,追后用土封眼。结合灌水或雨前在珠距间用机具打孔或用锄头挖窝施入,然后覆土,压好地膜破口。要因地、因种、因长势确定合理施肥量,防止早衰和贪青。

  7、防治病虫草害

  地老虎、跻螬、金针虫等地下病虫害严重等区域或地块、在未覆膜等土地用每亩75%的辛酸磷0.25kg,或用40的甲基异硫磷0.5kg掺土20kg,结合播、栽前的耕作撒入土壤。杂草严重的地块,播种后覆膜前每亩用200g玉弄思或300g莠去津,对水50kg地面喷洒。每亩用2kg2.5敌百虫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粘虫,在心叶末期及吐丝期,可用粉锈宁对叶面、根部喷药。防治玉米喇叭口期玉米螟,亩哟用BT乳剂200g加沙4-5kg,或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3kg,撒入喇叭口,防治玉米螟。或用75%白菌清、70%甲基托布津喷施,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并结合人工摘除病叶。

  8、揭膜

  玉米生育中后期,覆膜3个月后,视雨水多少,温度高低,确定是否揭膜,以促进后期生长发育。揭膜玉米叶片封垄,地膜增温效果不大时揭膜,一般在7月初进行。对高海拔冷凉山区不宜揭膜,一盖到底,平丘干旱少雨地区可以揭膜,一般以玉米抽大喇叭口是揭膜比较适宜。且揭膜选择在晴天上午,表土已干燥不沾膜时进行。揭膜后,便于接纳雨水,利于气生根下扎,防止倒伏。

  9、适时收获,清除残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