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播种至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

浏览

夏玉米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主要有小地老虎、蓟马、灰飞虱、玉米粗缩病、二点委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及杂草等,若防治不及时、预防不到位,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特别是玉米粗缩病,近年来在我县渐趋严重,成为玉米上的重要病害,因其是由于带毒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了就很难治愈。因此,为了确保夏玉米苗全、齐、匀、壮,搞好播种期、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至关重要。具体防控措施如下:

  一、播种期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耐虫品种:重点选用综合抗性好稳产品种。

  2、适期播种:麦茬后播种的玉米宜选择在6月10日后播种,杜绝麦田套种;主要原因是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是灰飞虱第一代成虫传毒盛期,避免灰飞虱传毒活动高峰期与玉米易感生育期相吻合(5叶期前)。

  3、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每1.5公斤玉米种子用60%吡虫啉(高巧)10毫升加6%戊唑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毫升兑水50~80毫升进行种子包衣;通过种子二次包衣,有效控制蛴螬、蚜虫、灰飞虱、蓟马及玉米根腐病、丝黑穗病等病虫害,预防玉米粗缩病。

  二、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一)防治玉米田杂草:在玉米3-5叶期,每亩用24%烟嘧·莠去津油悬浮剂90-100毫升进行苗后茎叶喷雾。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如:狗尾草、马唐牛筋草、藜、蓼、铁苋菜等。注意喷施时要避开高温、大风天气,均匀喷施,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严禁加入有机磷杀虫剂混喷,喷药前后一星期也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出现药害。

  (二)防治玉米蓟马:玉米出苗后一叶一心时是蓟马发生高峰期,如不及时防治极易造成玉米叶片失绿甚至心叶卷曲,难以抽出。防治方法是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3%阿维·啶虫2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同时兼治灰飞虱和蚜虫。

  (三)防治玉米粗缩病:在玉米5叶期前,每亩用10%吡虫啉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30公斤对玉米田及周围杂草均匀喷雾;并清除路边、田间杂草,降低灰飞虱的活动空间和传毒机率。同时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病株。

  (四)防治二点委夜蛾、小地老虎

  1、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

  2、对发生地块晚定苗,尽量减少缺苗断垄。

  3、毒饵法。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500克加适量水均匀拌4~5公斤炒香的麦麸制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施在玉米苗根部诱杀幼虫。

  4、喷淋法。每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等,于早晨或傍晚用直喷头喷洒至根茎部,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厘米左右害虫藏匿的地方。

  (五)注意防治粘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二代粘虫的危害时期,由于粘虫是一种迁飞型害虫,应密切注意其发生动态,在粘虫幼虫三龄前,每亩用1%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30毫升加2.5%高效氯氟氰菊酯3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同时兼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注意喷药时间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喷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