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秋后田间管理莫放松

浏览

当前立秋已过,我县玉米生长大部分处于大喇叭口期——抽穗灌浆期,此阶段正值玉米生殖生长盛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消耗相对较多,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因此,在田间管理上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确保丰产丰收。

  一要保持墒情充足。大喇叭口期——抽穗灌浆期正值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期玉米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总需水量的25%~28%,干旱将会导致严重减产。从常年来看,我县此阶段一般会秋高气爽,光照充足,降水偏少,如果此期遇旱,也就是田间土壤持水量低于75%时,就应及时浇水,以满足玉米正常灌浆的需要。

  二要及时补充速效氮肥。此阶段是玉米一生中需肥最多的关键时期,因前段时间我市两场降雨未能及时追肥的地块,要抓紧趁墒追肥。特别是个别受涝地块,玉米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应适当增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的地块每亩可追施尿素20-30公斤,亩产600公斤左右的地块每亩可追施尿素30-40公斤,施肥方式上要开沟埋施,避免撒施。

  三是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要密切关注玉米授粉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高产攻关田,可进行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对于当前处于喇叭口期的田块,若之后开花授粉期间遇连续阴雨或极端高温,也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补救措施,以此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

  四要搞好病虫害防治。当前要重点防控玉米螟、黏虫、玉米蚜、褐斑病、大斑病、锈病等病害。玉米螟、黏虫等虫害可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30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5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玉米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8~10克或10%吡虫啉每亩10~15克加水45公斤喷雾防治。褐斑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每亩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35克,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80克,加入适量微肥,兑水30—40公斤进行喷雾。锈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75~10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

  五要推广适时晚收。玉米适时晚收是一项简单实用而又不需要增加投入的增产技术,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玉米苞叶发黄和籽粒变硬即为成熟(此期称为蜡熟期),但这是个模糊概念,很不科学。事实上,当果穗苞叶发黄、籽粒顶部开始变硬时,籽粒的中下部还是乳块状,用指甲切时,会流出乳汁,说明还没有真正成熟。玉米真正成熟的指标应该是籽粒乳线消失(此期称为完熟期),黑色层出现,果穗苞叶外观呈现枯白松散、子粒变硬、有光泽。从我县生产实际来讲,也就是在玉米苞叶发黄后再适当晚7天收获,就是比原来习惯收获时期推迟一周左右,千粒重可增加30克左右,可亩增产10%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