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遂平夏玉米籽粒增重期管理技术

浏览

花粒期是指玉米从抽雄到成熟这一阶段。此期营养生长基本结束,由穗期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转为以开花散粉、受精结实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时期,是形成产量、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青,延长绿叶的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1.酌情追施“攻粒肥”。高产实践证明,玉米生长后期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叶片功能期长,是实现高产的基本保证。而玉米绿叶活秆成熟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花粒期有充足的无机营养。因此,应酌情追施攻粒肥。

  2.及时去雄。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促使养分向雌穗中运送,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能利用率,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去雄还能将一部分玉米螟和蚜虫带出田外,减少为害,促进籽粒发育,增加穗粒数和粒重,一般增产10%左右。

  3.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能保证正常授粉受精,提高结实率,减少秃顶,促进子粒齐整度。辅助授粉对抽丝偏晚的植株以及群体偏大、弱株较多的地块效果更为明显。人工授粉一般在盛花末期,选择晴天上午9~11时进行,边采粉,边授粉,连续进行2~3次,要注意异株授粉。

  4.及时浇水与排涝。玉米花粒期是需水临界期,此期玉米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0%左右,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玉米花粒期应灌好2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

  5.拔除空秆小株。玉米田内总有一定数量的植株形成不结果穗的空秆或低矮小株,它们不但白白地消耗养分和水分,而且还影响其他植株的光合作用,因此,在授粉结束后,对空秆和低矮小株要及早拔掉,把有限的养分和水分集中供应给正常的植株,使其穗大粒多籽饱。

  6.浅中耕除草。在玉米灌浆后期顺行浅锄一次,以破除土壤板结,松土透气,除草保墒,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根系吸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浅锄时要防止伤根过多和打断叶片。

  7.防治病虫害。夏玉米花粒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大小斑病和锈病等。

  8.适时收获。玉米成熟的外部长相特征是苞叶变色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标志玉米已进入完熟期,玉米可以收获。如果绿叶很好,生长季节又允许,可以再推迟5~7天收获,有增产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