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新品种高产技术要点

浏览

一、 选用适宜品种

  依据本地区小麦-玉米两季接茬的特点,结合我县玉米新品种引进现状,宜选择种植生育期在90~105天的早熟和中早熟玉米新品种

  二、抢时早播

  小麦成熟后抓紧时间抢收,收完小麦后抓紧时间抢种。做到收获一块,抢种一块,力争在 6月15日 前播种,最晚不晚于 6月18日 。,为实现玉米早发快长,在播种后及时抢浇“蒙头水”,并尽量缩短轮灌周期。

  三、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实现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播种之前把成堆堆放的麦秸散匀或挪走,以免影响播种机下种;小麦收割时麦茬不要留的过高,以免影响玉米幼苗生长;播种机作业速度不要过快,注意避免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四、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半紧凑,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留苗密度一般控制在350~4000株/亩范围内。

  五、科学施肥

  根据本地区土壤肥力特点,玉米生产情况和农民施肥习惯,提倡氮磷钾配合、氮肥分追的施肥策略。播种时每亩施用10~15公斤氮磷钾复合肥作种肥,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尿素作穗肥。种肥的施用以氮磷钾复合肥为宜,用量不要太大,采用肥料与种子分层或分行施用。穗期追肥以氮素化肥为宜,不提倡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六、加强田间管理

  苗期:重点做好间苗和定苗。播种时没有施用种肥的地块可追施提苗肥,结合田间中耕除草进行灭茬,并注意防治蓟马、黏虫、棉铃虫、耕葵粉蚧、瑞典蝇、苗枯病、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建议在玉米七八片叶时进行缩节胺喷雾,提高玉米植株抗倒能力

  穗期:重点做好追施穗肥,在大喇叭口期采用颗粒剂灌心的方法防治玉米螟,在容易发生倒伏及大风多雨年份可进行中耕培土,注意防止大喇叭口期出现旱情。

  花粒期:注意防止吐丝期干旱和玉米蚜虫防治。在抽雄至吐丝期间出现低温、寡照或极端高温等不利天气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提高果穗结实率。

  七、适期晚收

  在生产上大力提倡适期晚收,力争推迟到9月底至10月初收获,保证籽粒有效灌浆期在50天左右。籽粒成熟程度可根据果穗中部籽粒“乳线”的位置来判断,“乳线”位置越靠近籽粒基部,籽粒成熟度越好,收获产量越高。该项技术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增产效果显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