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导员及时指导农户预防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浏览

宣威市今年春季雨水充足,玉米长势好,前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忽高忽低,玉米苗枯病在该市的倘塘、来宾、文兴、乐丰等部分乡镇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宣威市玉米产业技术指导员响应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号召,及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苗情调查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玉米苗枯病的症状特征、发病原因,并指导玉米苗枯病的防治工作。

  一、发病特征

  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串珠镰刀菌,发病在玉米苗期。感病幼苗先从种子根部发病,引起整个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很少次生根。初生根感病后坏死,根系变黑褐色。地上部叶鞘褐色有撕裂状,叶片发黄,边缘呈焦枯状,心叶卷曲,以后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导致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叶片出现火烧状枯死,心叶逐渐青枯萎蔫,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

  二、发生原因

  玉米苗枯病的病源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的抗耐病能力差,不同玉米品种间其抗耐病性差异较大。

  2、气候异常,连续低温阴雨是造成苗枯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重施氮肥、磷肥,忽视了钾肥微量元素的使用,造成养分比例失调,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玉米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防治措施

  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且选用粒大饱满、发芽势强的玉米种子。

  2、推广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以培育壮苗,尤其注意补充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生长旺盛,以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强中耕管理,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及时薅锄,增强土壤通透性。

  4、用1000倍多菌灵加氯化钾2-3斤灌根。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75%百菌清1000倍等农药连喷2次(每次用药间隔7天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