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池培育幼蟹技术

浏览

土池条件

培育幼蟹的土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底较硬,平整,淤泥少。面积335——667平方米(0.5——1亩),东西向,水深0.8——1米。将池岸压实,在池四周建40厘米高的防逃墙。 清塘 在蟹苗放养前10——15天进行,池内进水10厘米深,每1/15公顷(1亩)用生石灰75千克,溶于水后全池泼洒。7——10天药性消失后注水,注水时应在注水口上扎40目的筛网,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培肥水质

为使蟹苗下塘后就能摄食到适口的饵料生物,蟹苗下塘前5——7天,每1/15公顷(1亩)施发酵的粪肥150千克和过磷酸钙3千克。当水呈黄绿色时,放苗效果较好。 投放水草 在培养池中投放水花生,营造有利于蟹苗栖息、附着和均匀分布的环境,以减少其相互残杀的机会。

选择质量好的蟹苗蟹苗质量的优劣是幼蟹培育成败的关键,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鉴别和选择:

(1)了解蟹苗生产的过程。人工繁殖的蟹苗,要求日龄5天以上,并经多次淡化处理。池内蟹苗密度较大,比较活跃,说明质量较好,反之则较差。

(2)观察蟹苗的外表。优质蟹苗体色淡黄,有光泽,透明度好,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用手抓一把沥去水分的蟹苗,轻轻一握,再松开手,如果蟹苗能立即散开逃逸,说明质量较好。(3)看规格大小。将蟹苗随机捞出一部分,沥去水分,称取1——2克,逐只过数,凡规格达到16万——18万只/千克的,说明蟹苗质量较好。 放养蟹苗 土池培育幼蟹,一般每1/15公顷放蟹苗10万只。

放苗时应注意:

(1)要等清塘药物的药效完全消失后再放苗。

(2)放苗前,将池塘用密眼网拉1——2遍,清除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

(3)要放养同一规格的蟹苗,以免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导致弱肉强食,影响成活率。

(4)如果蟹苗是长途运来的,在蟹苗入池前最好先往蟹苗箱内淋些水,10分钟后将蟹苗放入水中,以提高成活率。 投饵 从大眼幼体到I期幼蟹主要以池内的生物饵料为食,同时,每天每1/15公顷应泼洒豆浆1.5——2千克。约经1星期左右,蟹苗变态为I期幼蟹,生活方式变为底栖生活,食性为杂食性,可投喂用鱼粉、血粉、豆饼、麸皮做成的糊状饲料,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10%。 水质管理 幼蟹培育期间,池水不宜大深。池水浅,有利于有机肥料的分解和天然饵料的繁殖,有利于蟹苗的生长。蟹苗下塘时,注水30厘米深,4——5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10-20厘米深,水位达到60——80厘米后每天换水30%左右,以保持水质清新。 加强巡池 平时要经常巡池,特别是雨天水中溶氧较低时,幼蟹很易逃逸,应加倍注意防逃设施的可靠性,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灭鼠防害 蟹池中如发现水老鼠、青蛙、水蛇等敌害,应及时捕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