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浏览

一、甲鱼池环境条件及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排灌方便、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域;建设高标准甲鱼池,面积为500 m2-1500 m2;做好清池消毒工作,曝晒鳖池5-10天,每667 m2,用125Kg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移植水草,在鳖池一角移植水葫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

二、幼鳖放养

幼鳖的选择。选择品种优良,无伤病,无残缺,无畸形,行动敏捷,体质健壮,皮肤光滑,富有弹性的本地鳖种进行投放;

放养时间。放养幼鳖一般在3-5月的晴天上午进行。

放养密度。每m2放2-3只体重100g左右的幼鳖。

幼鳖消毒。幼鳖下池前,用20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min。

套养鱼的投放。每667 m2投放150-200g/尾鳙鱼100-150尾,螺蛳50kg。

三、饲养管理

做好“四定”投饵,投饲严格按照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进行。

及时调控水质,池水总要求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30cm左右为佳,定期(每月2次)泼洒生石灰水(每667 m2、20Kg生石灰)以改善池塘水质。适时适量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求每周换1次水,每次换水10-20cm,平时保持清新的微流水。

勤巡塘,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检查防逃设施,观察鳖的活动情况。

越冬管理当温度下降到12℃以下时,鳖开始自然冬眠;此时应增加鳖池水深,使水深达2m以上,最好保持2.5m水深。

四、病害防治

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微生物因素。首先要定期用生石灰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或EM菌等安全环保药物,交叉消毒。其次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维生素、氟苯尼考、病毒净、益生素、复合中草药剂等,以增强甲鱼自身的免疫力。再次是一旦发现病症,应及时确诊病例,及时分池隔离病鳖,对症下药,积极治疗,防止疫情流行和蔓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