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有机鱼水质管理

浏览

池塘水质管理的基本要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1、保持池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通过适时施肥,控制池水适宜肥度,促进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以进行生物增氧;清除污物,尽量减少池塘耗氧;注入新水增加溶氧;正确使用增氧机增氧。

2、控制池水透明度。通过加注新水或增(减)施肥量,调节池水透明度,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透明度应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吃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

3、调节好池水酸碱度。在夏季高温季节每隔20天左右向鱼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25公斤左右,以保持水体弱碱性。

4、控制水深、水质。成鱼池水深一般控制在2-2.5米,鱼种池水深一般控制在1.8-2.0米;鱼类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6-28度,高温季节水温过高时可以通过加注新水予以调节。加水以晴天下午2时左右最好,切忌傍晚水质,以免引起鱼类浮头。

5 、勤巡塘,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检查鱼类有无浮头现象;观察鱼的活动和吃食情况;检查有无剩饵,有无浮头预兆。另外,巡塘时还要观察水质色变化,及时采取改善水质的措施。

6、水质调节是重点。到目前为止,投喂已经占到全年的一半,塘内饲料残饵、鱼类的排泄物等有机物已经很多,水质质量一般很差,透明低,对鱼的生长极为不利。通过调节水质,主要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过多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