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鱼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浏览

夏季是鱼病流行的高峰期,常见的鱼病有传染性鱼病(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和暴发性细菌性出血病等)、寄生性鱼病(如中华蚤病、锚头蚤病、鱼鲺病、绦虫病、小瓜虫病和三代虫病等)及缺氧泛池。各养鱼户必须加强鱼病预防工作,每隔15天进行1次全池的杀虫和消毒。一旦发现鱼病,及时对症用药。

池塘养鱼一般草鱼病害较多,其它鱼类病害较少。高温季节草鱼又以肠炎、赤皮、烂鳃、出血病为主,称为草鱼“四大病”;来势猛,死亡率高、危害大。

1、肠炎病:又称肠炎瘟。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变黑,腹部有红斑,肛门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剖开病鱼的腹腔,有很多体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无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很快就死亡。

治疗方法:(1)外用药:①用强氯精0.5PPM(即每立方水0.5克)全池泼洒;②用嘉超氯按其使用说明全池泼洒。(2)内服药:①大蒜头;每50公斤鱼(包草、鲤、武昌鱼、鲫鱼等),用大蒜头250克拌2.5公斤精饲料和80克粗盐,加米饭拧成板状投喂于食台上,连喂4—6天。②水辣蓼;用法用量:按每50公斤鱼体重,每次用干辣蓼120—150克,加干铁苋菜130克左右 (折合鲜草1斤),混合加水2.5公斤,煎煮2小时,拌饲料(花生麸加面粉或颗粒饲料等)2公斤连续投喂三天,每天一次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2、赤皮病:又称赤皮瘟。病鱼症状明显,体表的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严重时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稍腐烂,鳍条裂开,呈烂纸扇状。病鱼体表瘦弱,行动迟钝,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1)外用药:①用强氯精同肠炎病一样的量;②每立方水用五倍子2克煎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2天;③每亩水面均1米深,用生石灰20公斤溶水后全池泼洒一次。(2)内服药:用草鱼复方鱼药饲料投喂,每天按鱼体重的4%的量,连续投喂6天。

3、烂鳃病:也称乌头瘟。病鱼体色变黑,离群独游,不吃食。鳃丝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时,鱼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从外向内看似一个透明的小窗,称“开天窗”。此病常与赤皮、肠炎、出血病并发,来势猛、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1)外用药:每亩水面均1米深时,用2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强氯精0.5PPM全池泼洒或用五倍子每立方水2克煎水全池泼洒,间隔24小时连续泼洒2次。(2)内服药:每天每50公斤鱼或每万尾鱼苗用乌桕叶干粉250克,用少量面粉或米饭拌饲料2公斤,连续投喂4—6天;或用草鱼复方鱼药饲料投喂,日按鱼体重4%的量,连续投喂6天。

4、出血病:也称败血病。剥去病鱼的皮肤可见肌肉上有点状出血,严重的病鱼肌肉全身发红。肠道、鳃盖有时也充血;鳃部、腹鳍和臀鳍基部之间亦有充血现象;病鱼离群独游。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90%以上。

治疗方法:(1)在发病季节(5—9月)每亩水面均1米深时,每隔15天,每亩用20公斤生石灰(最好刚下窖的灰块)溶水全池泼洒一次。(2)池塘每亩水深均1米计,取干烟叶100克,加入1.2公斤的开水,浸泡6—8小时后,兑水全池泼洒(每次量);一般每天中午泼洒一次,连续3次。(3)用“暴血停”按其使用说明全池泼洒;均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