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鱼类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浏览

鱼类越冬期是冬季鱼病流行的季节,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下,水霉病等疾病在低温下易发生。现谈谈冬季鱼类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早春晚冬水温10-15℃最为流行,发病严重,适宜低温繁殖。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均易被感染,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症状

患病的鱼类大多游动失常,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有水霉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最后瘦弱而死。

二、防治措施

1、除去过多淤泥,用20~30千克/亩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发生;

2、捕捞运输时仔细操作,勿使鱼体受伤,最好用2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制剂浸泡15~20分钟;

3、亲鱼受伤时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碘酒等涂抹鱼体,严重时可按照5-10万单位/公斤鱼进行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

4、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小苏打合剂全池遍洒或浸洗;

5、单一水霉病时,可选择水杨酸醇溶液、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如果是混合感染,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