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野鲤养殖技术

浏览

黑龙江野鲤(黑龙江鲤)广泛分布于黑龙江水系的不同水域,属半洄游性鱼类。产粘性卵,一般在5月中下旬产卵。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具有抗寒、抗病、抗逆行强,含肉率高、繁殖率高等特点,是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他不仅是一个优良的杂交亲本,而且是极有价值的鱼类基因库和种质资源库

1、原种特性

1.1 形态特征:体纺锤型,侧扁、头后背隆起,头较小,口亚下位;通常背部灰黑色、体侧金黄色、腹部白色;臀鳍和尾鳍下叶橙红色。可数性状为:背鳍条,Ⅲ(Ⅳ),最后一根硬刺为锯齿状,分支鳍条数17—21,多数为18;鳍式:36 6—7/6—V 侧线鳞 36—40,多数为37—38;体高/体长比34.2%,头长/体长比29.0%;须2对,下咽齿三行,齿式为 1.1.3 /3.1.1;脊椎骨数37—39;腹膜为银白色。

1.2遗传特性:体细胞染色体2倍数:2=100.有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组)15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17对;亚端部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组及t组)18对,染色体臂数(NF)146。

2.原种来源

2.1 直接从大水面(种质库)中布置人工鱼巢,接卵孵化育苗或由自然水域捕捞天然鱼种,进行科学培育和群体选择。

2.2 直接从大水面(种质库)中或自然水域捕捞后备亲鱼和亲鱼进行选择。

3.夏花鱼种选育

3.1 鱼池:面积1—5亩,水深1.5米左右,池底平坦,不渗漏,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注排水方便。

3.2 清塘施肥: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塘。鱼苗下塘前5—7天,每亩施有机肥200—300千克。

3.3 鱼苗除野:从人工接卵孵出的鱼苗要经过除野,再经过消毒处理,保证黑龙江野鲤原种占95%以上。

3.4 培育和筛选:每亩放苗5—10万尾,经15—20天培育,鱼体长至3厘米左右时进行筛选,选留生长快,个体大,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2—4万尾,选择率为30—40%。

4.一龄鱼种选育

4.1 采用主养方式:鱼池面积3—10亩,放养密度亩放夏花3000—4000尾,搭配鲢、鳙、夏花1000—2000尾,黑龙江野鲤鱼种规格要求达到50克以上。

4.2 选择标准:体质健壮、无上无病,个体大,体色鲜艳的个体,外型参照形态特征。

4.3 选择方法:秋季出塘时依照生物学特性,采用手选。

4.4 选择率50—60%。

5.二龄鱼种培育

5.1 鱼池5—20亩,水深2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天然饵料生物丰富。

5.2 饲养方式:采用池塘主养、套养、混养均可,套混养品种以鲢。鳙鱼为好。主养放养密度亩放黑龙江野鲤400—1000尾,秋季体重达到500克以上。

5.3 选择标准:同一龄鱼种。秋季出池时,参照生物学特性可用手选。

5.4 选择率50—70%。

6.后备亲鱼和亲鱼选择

6.1 经上述筛选培育的后备亲鱼和从大水面中直接捕获的后备亲鱼和亲鱼,必须经过外型选择和抽样进行种质检测。

6.2 依生物学特性和标准进行外型选择、遗传特性和种质检测。

6.3 符合原种标准的原种留下,其余淘汰。留下的原种放入暂养池中,作原种供应。暂养期间注意防病,加强喂养。

7、鱼类防病

原种场在鱼类病害防治方面,按以下规定进行。

1、要选择健康没有疾病史的鱼放入大水面或养殖池。

2、在入大水面和鱼池之前要严格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处理。

3、建立水产苗种及亲本出入场病害检测、检疫制度。

4、严格按《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使用药物。

5、注意调控水质,及时监测大水面和鱼池水质变化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