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常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

1.诺卡氏菌病

病害特点:诺卡氏菌病又称为乌鳢结节病,由诺卡氏菌引起,诺卡氏菌为以腐生为主的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感染诺卡氏菌的病鱼起初并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应迟钝,上浮水面。随着病情加重,体色变黑并伴有出血现象,眼球突出或外缘混浊,腹部膨大,真皮下形成脓疮,有干酪状坏死,鳃上有棉絮状结节,最明显是脾和肾上有明显肉眼结节(肉芽肿),肝、心包和鳔上偶尔也可见。本病病程长,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鱼养殖池中多发于高温养殖期。

防治方法:口服药须同时使用抗生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与抗生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并通过口服添加维生素,结合外用药物,先用氧化类杀菌药,后使用非氧化类的杀菌药。可以依照以下具体方案进行:首先大量换水,将池水的3/4 排出,加入新水。再用三氯异氰脲酸0.3 克/ 米3 全池泼洒,隔天一次, 连用两次。同时用罗红霉素拌饲投喂, 用量为每千克鱼体每天用0.1 克,连续服用5~7 天;并加以维生素C 护肝, 用量为1% 的预混料每天每千克鱼体用0.2 克。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先和蛋清混合,成浆糊状,再粘在饲料鱼表面稍干后投喂。

2.出血性败血症

病害特点: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或温和气单胞等引起,可发生于乌鳢养殖的各个阶段,发病的适宜水温在27~30℃,7 月中旬-8 月下旬高温季节为高峰。患病鱼不吃食,漫游于水面, 反应迟钝,体色发黑并伴有出血现象, 病鱼的鳍基和下颌到肛门的腹部发红, 有出血条纹,鳞片松散易脱落。有些病鱼还伴有眼眶充血和肌肉充血现象,严重时腹部肿胀,剖开腹部,体腔内有血腹水,肝脏色变淡有的呈苍白色,肝脏上有明显的出血点或淤血块,胆囊肿大且呈深绿色,脾脏色深为紫黑色,胃肠道内无食,且胃肠道充血而发红。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去除池底过多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保持水质清新; 投喂新鲜优质饵料。发病时,按每15 天施放生石灰或二氧化氯、二溴海因, 全池泼洒一次。病情严重时隔1~2 天再泼洒一次。同时内服氟哌酸(诺氟沙星)20~50mg/kg,每天1 次,连用3~5 天,或氟苯尼考20~50mg/kg,每天1 次, 连用3~5 天。

3.腐皮病

病害特点:该病由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传染率和死亡率均高,发病季节主要在越冬后,常继发水霉,梅雨季节和9~10 月份为高峰期。患病初期体表某些部位出现红色出血点,出血处鳞片脱落,露出皮肤;随病情发展患病部位皮肤溃烂,露出肌肉,溃烂处有出血和脓液,解剖可见肝脏有出血点及脾脏颜色变浅,其它内脏正常。本病的病程长,常与出血性败血症并发,其发生与乌鳢的相互攻击、机械损伤及体外寄生虫的寄生性损伤等有关。类似白鲢打印病, 发病部位不定, 但以头顶部、下颌部、背部为多, 病灶溃烂、红肿或脓肿, 严重时烂及肌肉和骨骼, 但食量不减少。

防治方法: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投喂新鲜动物饲料或营业全面的配合饲料,经常注入适量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可用福尔马林20~40mg/L 或含卤消毒剂全池泼洒,然后用五倍子0.1~0.2g/m3 在进食周围挂袋。土霉素拌料(2g/kg)投喂,连续喂5~6 天。

4.腹水病

病害特点:腹水病的病原为费氏枸缘酸杆菌。是近几年乌鳢较为严重的细菌病,不同规格不同性别的乌鳢可发生该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急,发病率为2%~80% 不等,死亡率高。主要发病时间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0~32℃。患病初期,病鱼食欲下降,有时在水面窜游,体色变黑,随后, 病鱼在水面乱游,不摄食,不怕人,眼球外突,局部鳞片脱落,并有点状出血, 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剖检,皮下积水, 肌肉水肿,有多量清亮腹水,肝黄色, 触之如泥状,肠道出血,局部坏死。

防治方法:放养鱼种及饲养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水鱼体受伤;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和鱼体受伤,避免投喂变质饵料;发病初期,连续三天用强氯精、聚维铜碘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致病菌,同时用内服药物制成药饵进行投喂,杀灭鱼体内病菌,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