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养殖后期如何管理

浏览

冷冬会增加鱼类越冬风险,比如:水温突降,或水温过低,鱼类应激过大,造成体质差或掉膘较多等风险,所以一定要做好越冬前和冬季的管理工作。

养殖后期的管理(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鱼类越冬之前,以下这些工作是不可不做的:

1、投喂管理

预计今年的停料时间比往年要提前10天左右,因此十月份为停料前投喂管理的最后时期,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的饲料,提高鱼体的体质,坚持“喂好料、晚停料”的原则。天津通威加强型越冬料,连续投喂15-20天,越冬鱼体掉膘少、更安全。

2、鱼病的处理

十月份对鱼体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进行杀虫、消毒处理,必要时投喂一些抗菌药物,彻底治愈病害,杜绝带病越冬。

3、水质的处理

水质过浓或过瘦均不利于鱼类越冬,应保持透明度在30-35cm左右较适宜。对于较瘦的池塘,还可以适当补充“饲料伴侣4”或“通威黄金肽”;

停料之际,把池塘底部的老水抽去1/3,逐渐加入机井水或者其他池塘的表层水;使用一些高效低毒的消毒药物如“通威毒消净”、“通威菌毒宁”等对水体进行消毒; 尤其是在冰封前,由于气温骤降,鱼类应激,很容易造成鱼类游动不安、扒边,要立即加注新水,提高水位,保证越冬池不冻水层在1.5米以上。

4、底质的处理

底质老化的池塘,可提前使用“通威底改净”等氧化型改底产品2-3次,对底质进行改良,提高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减少底层有机物耗氧造成池塘底部缺氧。

5、适时出售

根据每年的鱼价走势,在封冰后鱼价回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售,降低存塘鱼密度,减少越冬风险。

冰封期池塘管理

池塘冰封后,一样要加强管理,确保鱼类越冬安全。

1、封冰的处理

在封冰前后,很容易刮大风,致使气温剧降,使池塘冰封。但是此时由于刮风、扬沙和尘土飘到池塘,形成“乌冰”,冰层不透光,不利于冰下藻类生长,不利于越冬,因此在晴好的天气,可使用增氧机把“乌冰”破开,重新形成明亮的封冰;冬季大雪过后,及时扫雪、破冰、增氧等。

2、加强日常巡视

每天早晚一次,观察冰面有无异常、冰下有没有鱼类异常活动。如果出现不结冰现象,及时检查水质,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水体藻类太少,可以引入其他池塘藻相较好的表层水,或者施入尿素和过磷酸钙,培养有益藻类,增加水体溶氧。

3、及时加注新水

每半个月加一次新水,最好是一些大水面较好水体的表层水或者机井水。

4、冰消融后的管理

在池塘封冰消融之后,要立即处理水质,抽去底层水,逐渐加入机井水,还可以使用一些“改水解毒宝”和“通威底改净”等,改善底质和池塘水质。

5、及时出售

在越冬后,鱼类大量消耗储存的能量,体重减轻,尤其是开春后气温回升,鱼类体重减少更快,有的养殖户在鲤鱼产籽之后出售,从生产和鱼类生长角度是不可取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