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健康育苗技术要点

浏览

1.种鲍选择与促熟:选择种鲍应从人工培育的鲍苗中选拔出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的优势种群定向培育,优中选优。雄鲍的用量按雌鲍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准备。

2.底栖硅藻培养:每个育苗池(规格:20平方米)投放聚乙烯塑料薄膜板300张左右(规格:1米×1米,厚度:0.2毫米)供附着采苗用。光照在2000 勒克斯左右。

3.人工催产:采用阴干、流水加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的方法诱导雌雄个体分别排放精子和卵子。其中阴干时间为1-2小时,紫外线照射海水剂量为每100升海水,2支30瓦的紫外线灯管需照射1小时以上。每隔1小时更换催产箱内海水至种鲍产精卵。精卵产出后在1小时内完成人工授精。精子浓度控制在每毫升20-30万个为宜,即在显微镜下检查时每个卵子周围有10-20个精子。

4. 孵化:为避免多余精子和杂质败坏水质,授精后的洗卵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方法是:待受精卵全部沉入水盆底后,将上层海水倾倒,然后加入新鲜海水,反复2-4次。当受精卵发育二分裂时即可将受精卵投入已事先准备好附塑料薄膜的育苗池内。在育苗前一天,常采用每吨水兑1-2克敌百虫对附着基和采苗池进行清洁处理以杀灭挠足类,12-16小时后冲洗采苗板和采苗池。

5.附苗期管理:受精卵投池后的管理应注意,受精卵投池密度为每二十平方育苗池投放300-400万粒卵。附苗后根据薄膜上藻类生长情况每隔5-7天施用营养盐促进藻类的生长,常按每吨水加入尿素5克、磷酸二氢钾1克、硅酸钠1克、柠檬酸铁0.2克的浓度进行追肥。

6. 稚鲍期培育:每1~2天换水1次,每周倒池1次。本阶段的敌害主要是桡足类,可采用每吨水兑1克敌百虫杀灭,在每次倒池时配合使用。在稚鲍长至2毫米以后,可配合投喂粉末状配合饲料。

7. 鲍苗剥离:当稚鲍在薄膜上生活40天左右,硅藻已被鲍苗摄食待尽,此时需将鲍苗剥离至池底进行幼鲍的培育。剥离的方法一般采用手工物理剥离的方法进行,将在薄膜板上的鲍苗经轻轻抖动薄膜而剥离至育苗池底。池底预先准备四角砖,并在上面培养一定量的底栖硅藻。

8. 幼鲍期管理:幼鲍培育初期,由于个体较小,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5000粒,随着个体生长要进行适度调整,一般壳长6毫米左右,密度为每平方米4000粒,壳长1厘米时控制在每平方米2500粒,壳长大1.3厘米时,控制在每平方米1800粒左右。在培育期间应不间断供水,达到5-6倍以上的海水交换量,并不间断充气。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前期为每平方米5克,后期增加至每平方米20克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