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混养的生态意义

浏览

鱼类混养是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与鲤、鲫、鳊、鯝、罗非鱼等养在同一水体,以大幅提高鱼产量。

一.充分利用水体中各种天然饵料资源。鲢鳙鱼摄食浮游生物,腐屑、细菌团粒;草鱼、鳊鱼摄食草类;鲤、鲫、鯝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水中小虫、小虾、剩饵残屑,烂草等都吃;青鱼吃螺、蚬等,因此,水中天然饵料资料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合理利用水体空间。鲢、鳙生活在水上层,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生活在水低层,银鯝喜欢绕池边活动,它们各居各的水层,互不干扰。这样可以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效益。

三.发挥鱼类间的互利作用。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吃的多,粪便排的也多,水质较肥,污染了草鱼等的生活环境。鲢鳙鱼摄食肥水中的浮游生物,又可使水质变清,于草鱼生长有利,草鱼饵料得到双重利用,增加了鱼产量,这也是“一草养三鲢”的道理。鲤、鲫、罗非鱼、鯝鱼等能吃掉水中的残饵,可以起到“义务清洁员”的作用。另外,鲤鱼、鲫鱼拱泥觅食,能加速淤泥中有机质的分解,使水质变肥,对鲢、鳙鱼生长有利。

此外,混养还能提高人工饵料的利用率,混养降低了同种鱼密度,减少鱼病,从而形成养殖水体的良性生态循环效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