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浏览

水霉病的病原体为水霉菌和绵霉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至各种年龄的鱼都可以感染。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晚冬早春是为流行。水温18度左右最适宜本菌生长繁殖。

症状:水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异常症状,当看到鱼体表面有灰白色棉毛状外菌丝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处牢固寄生。内菌丝深入肌肉组织细胞间隙之间,能发泌出一种酶分解鱼的组织,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运动异常,出现与其它固体物摩擦现象,同时往往观察到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鱼体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迟,最后瘦弱而死。因为水霉菌的本质是腐生性的,当鱼一旦死亡,菌丝即迅速蔓延全身。

预防:(1)拉网、捕捉、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2)用生石灰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50克全池泼洒。

治疗:(1)发生此病时,可将病鱼用3%—5%食盐液浸洗3—4分钟;(2)用万分之四食盐加万分之四小苏打合剂浸洗,有一定的效果。第二天用“高浓度复合戊二醛”或“消毒王”、“强氯精”、“聚维酮碘”消毒,可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