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过后草鱼养殖池塘需要适当投料

浏览

调水改底:冬春交替之际温度变化过大,一定肥度的水体具有缓冲能力。由于冬季鱼类食欲下降,新陈代谢物也较少,浮游生物自然减少,池水透明度较高,可适当补肥,添加活菌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保持透明度约20-30cm为宜。对于底部淤泥较厚的池塘,泼洒颗粒化学氧化制剂,提前进行底质改良。

合理投喂:很多养户认为冬春季气温低、鱼不生长,很多时候不愿意喂、少喂、或者投喂品质低的饲料。殊不知,这个时期鱼类摄食少、活动减少,但还是需要维持自身的生理需要,因而更加需要提供好的饲料,足够的饲料。而且,只要池塘水质能够调好,鱼能够正常摄食和生长,每天喂1-2餐,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酌情投喂。

防控病害:越冬鱼苗大多数在入冬初期易患细菌性烂鳃病,开春前患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水温15℃-25℃时患小瓜虫病或擦伤鱼体后患的水霉病等。在平时管理当中应当小心操作,尽量减少鱼体损伤,每隔20-30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用量为15-20公斤/亩·米,兑水全池泼洒。也可用茶麸用量为7-8公斤/亩·米,置于池塘四角和中间,让其慢慢溶解,起消毒和调节水质的作用。对于虫害,应先消毒水体,再使用刺激性弱的杀虫药促使寄生虫脱离体表,达到杀灭的效果。进入春季,水温缓慢回升,草鱼采食量增加,此时处于开口阶段,应选用精饲料投喂,满足草鱼越冬后对营养需求增加的特点。在平时的投喂中,应逐步增加投喂量,而且增加投喂餐数,恢复到正常的投喂水平。

换季期间,水温变化较大,一般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溶解氧出现偏低或不足,容易出现草鱼应激、致病菌急剧增多等情况。因此,要注意及时进行水质调控,比如消毒、肥水以保持水体稳定。

春季容易暴发寄生虫病害,应提前做好预防性的措施,包括用二氧化氯、生石灰等药物对水体进行常规性消毒,同时用广谱的杀虫药,如阿维菌素等泼水,每隔半个月用一次,可有效降低寄生虫病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