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浏览

草鱼免疫在河南省一些养鱼区已被逐渐采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一些单位和渔户在防治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等草鱼"三病"中,免疫效果不好,草鱼"三病"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免疫措施遭到失败。现将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出来,供参考。

一、失败的原因

1.注射时间过早或鱼种已被病毒细菌等感染 A.接种时间过早,指接种时水温、气温过 低,即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甚至在零度以下。河南地区一般有早春放鱼习惯,一些 单位和渔户为了图省事,怕麻烦,趁早春放鱼季节,不管气温、水温高低即开始给草鱼注射 疫苗,结果注射疫苗后达不到预期目的。B.池塘未消毒且注射疫苗前鱼种不消毒,原有的病 原微生物没有彻底杀灭,不仅注射时易被细菌感染,而且又把病原菌带到新环境中形成重复 感染。C.鱼种本身已感染了病菌没有治愈,注射疫苗后不能起到免疫的效果。

2.接种免疫方法及操作不对头 A.水花用菌苗浸泡时,全用新鲜的自来水装袋浸泡。 自来水中有大量的余氯,一些单位和渔户,图省事,水花出环道后,即装袋浸泡,结果自来 水中的余氯杀死了疫苗。B.用河水浸泡时,把装好的尼龙袋放在太阳下曝晒,致使疫苗死亡 ,不能达到浸泡免疫的效果。C.给鱼种注射疫苗时,针头、针管不严格消毒,甚至打空针、 打漏针,疫苗剂量忽多忽少,更有甚者在疫苗中乱加激素药物。

3.疫苗质量差,保管不当 A.疫苗不纯,含有毒株。B.有些疫苗不是正规厂家生产,过 期失效的疫苗还在继续使用。

4.水花带病,发育不完全 A.水花生产过程中环道水质过肥,水花易患气泡病及寄生虫 病,采购水花时粗心大意把病鱼装袋浸泡。B.水花内部器官发育不健全,刚出腰点即出环道 。幼小鱼苗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难以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不能起到免疫效果。

二、对策

1.预防早期感染 A.草鱼注射前10天要用"百毒净"(气温低时稍加量)彻底消毒杀菌 ,杀死鱼体及池水病原菌。B.对要转鱼的空塘彻底消毒杀菌,使免疫过的鱼种在新的环境中 不受新病原的感染,从而能正常生长。C.病鱼、体质差的鱼不能注射疫亩,更不能把有病鱼 种放到免疫鱼群中混养。

2.制定适当的免疫程序 按照鱼的体质、规格情况以及水温、气温确定接种时间、方法 、剂量。

3.遵守疫苗接种操作技术规程 A.疫苗接种是防治"三病"的重要手段,选择疫苗时, 要挑选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

按照要求,选择疫苗首先要看疫苗的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保存期、 使用方法、保管容器、询问运输方法等。如果上述内容不全,说明是不合格疫苗。同时还要 逐瓶检查看瓶子有无破损、瓶盖是否松动、瓶内容物的性状是否有异常,瓶内容物颜色与标 签上的说明是否一致等等。另外,还要看保存方法是否在低温下保管。若不合乎上述要求, 均不能用。B.疫苗注射一定要找熟练的人员操作,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气温最好在15℃以 上,低温天气不能注射。针头、针管严格消毒。C.苗种的选择,要挑选无病无伤,规格一致 的苗种。D.固定针头的深浅,在注射前视鱼的规格大小用铜丝把针头缠到规定的深度,以免 刺伤鱼的内脏。E.注射时,一定要做到稳、准、快,避免弄伤鱼体。注射器最好选用连续注 射器,好处是剂量准确、省时、省工。F.水花浸泡,要选择出腰点后能平游、无气泡病和寄 生虫的鱼。用自来水浸泡水花时最好曝气24小时后,按说明加疫苗装袋浸泡。浸泡的水花袋 一定要放在通风、低温的地方,不能高温曝晒,方能取得免疫的效果。

三、做好免疫效果检查

草鱼免疫是当前防治"三病"手段之一,注射后要适当加注新水增加鱼的活动量,做好 详细记录,如时间、水温、剂量等,并注意观察注射后鱼种有无异常情况发生。5月以后气 温、水温升高,也是鱼的发病季节,这时候巡塘特别重要,要观察鱼的吃食情况、生长速度 、发病情况,并且一一记录,以便验证疫苗质量好坏,从中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给今后 养鱼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