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投放鱼苗,提高成活率

浏览

每年2—4月份,是东川渔业养殖户投放观赏鱼、罗非鱼等鱼苗的最佳时期,如何科学合理投放鱼苗入塘是保证鱼苗成活率的关键,东川区水产站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塘边池埂,指导养殖户科学投放鱼苗入池。现就养殖户投放鱼苗入池的注意事项列举如下:

1. 检测药物残留毒性:鱼苗下塘前要检查鱼塘内药物的毒性是否完全消失。方法有三种:第一,将数十尾鱼苗放入盛有养殖池塘水的大型水缸内试养,若鱼苗能正常生活4—6小时,说明药物毒性已消失;第二,用生石灰清塘的池水,若ph值降到9以下,则说明生石灰毒性已消失;第三,观察池中有无水蚤,若有水蚤则表示药物毒性已消失。

2.鱼苗适时下塘:鱼苗下塘前5天应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粪肥200—500公斤,新池塘每亩还应适当增施化肥5—10公斤,使池水肥力增加,以便肥水下塘;当鱼苗孵出4—5天后,能正常水平游泳时,应及时选择晴天过数放苗,因为晴天池塘水温较高,溶氧较高,鱼苗生长力强。

3.检查饵料生物:当鱼池中出现较多的红虫等大型浮游动物时,可每亩投放体长13厘米左右的花鲢200-300尾,吃掉这些浮游动物。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花鲢必须健康无病;二是鱼苗下塘前必须将花鲢全部捕出。

4.温差调控:鱼苗下塘时,水温差不能超过3℃,否则,应逐步调节水温,使其相对稳定后再将鱼苗下塘。

5.精心放养:鱼苗下塘时,将盛鱼苗的容器放在避风处倾斜于水中,让鱼苗徐徐游出。有风时,应在上风处放鱼苗,否则,鱼苗易被风吹到下风处的池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