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的综合效益

浏览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巧妙结合的生态高效农业生产模式,主要包括“稻虾共作”“稻鳖共作”和“稻鱼养殖”等,具有“稻因鱼而贵,鱼因稻而精”的互补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大力推进稻田综合种养业发展,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稻田种养综合效益,促进农(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渔)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和脱贫,加快农(渔)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适宜稻田养殖的水产品种有禾花鲤、鲤鱼、鲫鱼、湘云鲫、泥鳅、本地塘角鱼、黄沙鳖等。其中,规模化稻田养殖模式宜选择养殖产量高、市场容量较大、价格受产量影响较小的品种,如鲤鱼、鲫鱼、湘云鲫、泥鳅等;沟坑式稻田养殖模式宜选择养殖产量相对较低、市场价格较高的品种,如禾花鲤、黄沙鳖等。

实施稻田综合种养业,既能对水稻种植起到省时省力、节约农药和化肥、保肥增肥、恢复地力的作用,又能为水产品养殖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宜优质的生长环境。

农业部门在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时,一定要注重科技支撑,为农户提供专门的培训、指导、技术服务,提高农户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