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养殖的成鱼饲养

浏览

成鱼饲养

为了得到较高的养鳟效益,需要在有限的鱼池面积、用水量方面争取获得最大的生产量。为此,应在全部鱼池里经常保持最大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饲料效益,使虹鳟鱼健康地成长。由于水量供给主要是氧气的供给,而氧气又和温度有关,因此水量、温度和氧气是影响饲养密度的三大要素。虹鳟鱼的饲养密度及所需水量见表6-5:

表6-5虹鳟的饲养密度与所需水量

规格(克)

所需面积(m2) 密度(尾/ m2) 注水量(升/秒)

5℃

10℃ 15℃ 20℃

40

266

375

21

47

89

148

50

334

299

23

59

98

185

60

400

250

28

62

117

199

70

435

230

31

73

136

231

80

533

188

36

83

155

265

90

600

167

41

93

176

300

100

665

150

46

104

196

333

150

1000 100

60

132

254

428

200

1330 75

78

154

270

500

饲料是高密度养成的关键。由于密养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所摄取的人工饲料,所以饲料的质量是关键。为了使饲料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通过科学配合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要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

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40%~45%,粗脂肪为6%~16%,粗纤维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的3%,每日投饵2~3次。

池水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在10~15时饲养效益最好。注水率可由下式求得:

注水量(升/秒)

注水率=

×1000

饲养鱼重量(公斤)

当注水率过小时,表明水量不敷使用,需通过增氧来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以使池水排水部的溶氧量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