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种繁育

浏览

用于苗种培育的池塘面积以30~100平方米水深以40~60cm为宜。池埂、池底夯实,池底平整,最好铺垫15~20cm的淤泥。进排水设拦鱼密网,池中投放占总面积1/4的浮萍。放苗前按常规清塘消毒,注水50~60cm,每平方米施有机肥0.3~0.5kg,隔1~2天搅动池底一次,7~10天轮虫达高峰时投放鱼苗,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放养时水温差不超过2℃。

在培育过程中少量勤注新水,追施发酵的鸡粪汁,培养天然饵料生物。池中出现大型枝角类,用0.3g/立方米~0.5g/立方米敌百虫杀灭,若天然饵料不足,可增投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饲料。当鱼苗长至2.5~3cm时即可分塘稀养或销售。

泥鳅的发病因素分析

①水温变化。泥鳅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都有一定的要求。鳅苗放养时,池水温差不宜超过2℃,鳅种则要求不超过4~5℃。否则温差过大,会引起鱼苗、鱼种不适而死亡。

②水质变化。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的活动及水源、底质和气候的变化等。如池中有机质过多,微生物分解活动旺盛时,一要吸收水中大量溶氧;二要放出H2S、等有害气体,同时病原微生物也要大量繁殖,从而导致鱼类浮头。甚至泛池,中毒死亡,引发鱼病。气候的突变也会引起池中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使pH值发生较大变化;另外,应用污水源,因污水中含有害物质等,都会对鱼体机能发生影响,从而引发鱼病。

③溶氧变化。泥鳅适于在水源充足、含氧量高的水体内生活,因此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对泥鳅生长发育都有很大影响。

④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的大小与疾病发生有很大关系,若密度过大,超过了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使鱼类摄食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为鳅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确定密度应综合考虑鱼体规格、饲养条件和饲养水平等诸因素。

⑤饲养管理。饲料是鱼类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若饲料供应不充分或投喂腐烂、变质、不清洁的饲料,或未根据鳅鱼的需求量投喂,都会使鱼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发生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肥料处理方法不当,,也会引发鱼病。

机械性损伤

⑦生物因素。如病原菌等微生物。另外,水老鼠、水鸟、水蛇、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螅等也会直接吞食或间接危害泥鳅。

内在因素指鳅鱼的体质状况。在目前的条件下,要控制鳅病的发生,应从提高鱼体抵抗力人手,一般要做好如下工作。

①合理饲养。

②早放养、早开食,做到“四定”投饲、合理施肥。视具体情况早放养、早开食,对鱼体提高抗病力十分有利,广东省等在这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

饲料的质量和投喂方法,是增强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池鱼丰产的重要措施。“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饲是群众养鱼经验的结晶。

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新鲜和营养成分齐全,不含有病原体或有毒物质,不腐烂变质。对大而坚硬的饲料要发酵或浸泡磨碎后,再加工成适口饲料投喂,以保证鱼类的适口性。

定量根据鱼体大小、不同种类按量投喂。每天实际投喂量根据不同季节、天气变化、水质肥瘦程度和鱼的活动情况而灵活调整,一般以l~2小时内吃完为宜。对于吃剩的残饵,最好及时捞掉,以免留在池内腐烂发酵,败坏水质。

定时投饲要有一定时间,若每天投喂两次,则可上午8~9点、下午3~4点各喂1次。实际投喂时间亦应根据饲养种类、季节、天气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如早晨雾重、下大雨等,应适当推迟投喂时间。在密养流水池投饲的原则是“少吃多餐”,每天投喂3次或更多。

定位投饲要有固定的场所,使鱼养成到固定地点去吃食的习惯,既便于观察鱼类动态,检查吃食情况,清除残存饲料,而且在鱼病流行季节又便于施放药物,提高防治效果。

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给池鱼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和促进光合作用。施肥不得法,也会恶化水质,使鱼生病。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应掌握“及时、少施、勤施”的原则,且追肥应以发酵过的粪水或混合堆肥的浆汁为佳,或追施化学肥料。

③加强日常管理,注意操作,防止鱼体受伤。要坚持每天巡塘,观察泥鳅动态、池水变化及其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注意鳅池环境卫生,勤除池边杂草、敌害及中间寄主,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鱼;要定期清理及消毒食场。

④放养规格要一致,不同规格的鱼不要混养,以免大小鱼争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