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池塘水质调节与养护的几点建议

浏览

要养好鱼,先得养好水,养鱼的好水要达到“肥、活、嫩、爽”。目前池塘养殖中已普遍采取高密度养殖方式,仅以盈江县的养殖现状来说,饲料年投入量较大的已达每亩5—6吨,残饵、粪便积累已严重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老旧池塘已呈富营养化。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活、嫩、爽”的水质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在同一养殖周期内为了防治鱼病往往多次使用杀虫剂,在杀灭寄生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池中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它们可摄食的藻类比鱼类更广泛(是影响水体藻象及肥度的主要群体之一),浮游动物的密度是评价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志。池塘水体中缺乏一定数量的浮游动物要养好水不容易。靠化学物品调改水质往往治标不治本,氨氮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大量死鱼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对广大池塘养殖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控制好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入,降低水体负荷。

二、采取合理措施,维护池水中浮游动物种群数量:

1、控制杀虫剂使用:鱼病治疗要查明病源、病因,非寄生虫病不杀虫。

2、池塘中设置浮游动物“保种修复区”:可在池塘一角用密网围栏一定比例的无鱼水面,作为浮游动物保种区,此区域内禁止投放杀虫剂。

3、补水补种:池塘中使用杀虫剂一段时间后,从浮游动物密度较大的邻池中抽取部份水。

4、修建浮游动物增殖池:依地形可采取多口池塘合建一口浮游动物增殖池,根据需要向其他池塘补充浮游动物种原。

三、根据池塘水色、水质情况合理施用磷肥,调节水体中氮、磷比例促进藻类生长繁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四、加强水质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色、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定期检测水体中氨氮、硝酸盐等有毒物的含量,氨氮或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但切忌胡乱投放药品,应寻求专业技术人员协助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