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人员用药小常识

浏览

水产养殖过程中,当发生鱼病时,如何合理用药,使鱼病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且又能做到合理、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这就要求我们水产养殖者或水产技术人员对水产动物的敏感性和水产养殖环境的适宜性都弄清楚,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和对症治疗。

一、合理掌握用药时间:

1、春秋季气温不高,应选择在晴天中午泼洒药物。

2、夏季用药应注意几个问题:根据药物种类和病症确定用药时间:如治寄生虫病用药最好在晴天上午的9—10点,此时病原生命力弱,易杀灭。细菌性鱼病宜在下午3—4点用药,此时水温高,溶氧丰富,药物作用力强,避免中午阳光直射时用药。因为气温越高,药物挥发就越快,药效持续的时间就越短。

3、阴雨天不宜用药,因为阴雨天光照太差,用药后容易导致渔池缺氧。

4、鱼在浮头或刚浮头结束时,不应全池泼洒用药,否则会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5、当鱼池平均水深不到1米,水温在30度以上时,慎用全池泼洒的方法施药,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药物在水体中的反应速度很快,毒性较大,容易引起死亡。

二、注意应遵循药物搭配、剂量原则

1、用药必须注意药物的相克、相加和相承作用。例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按5:2比例配伍才能增强杀虫效果。

2、磺胺与三甲氧苄嘧啶(TMP)合用可使磺胺药物药效提高4—10倍。治疗药物一般分为对因和对症两种,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合理选配治疗药物,还有药物的使用要注意药味的相须与相使,一是能加强药效,二是主治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同时使用,能增强主药的治疗效果。

3、剂量确定除了考虑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剂型以及耐药性等因素外还要考虑水产动物机体本身和用药水环境这两方面因素。如养殖常规鱼的池塘,施用敌百虫时,可用0.8克每立方米的浓度。但是养殖淡水白鲳,鳜鱼、加州鲈、虹鳟等鱼类对有机磷农药较为敏感,所以养殖上述鱼类时敌百虫属禁用药。乌鳢对硫酸亚铁严重过敏。在乌鳢的人工养殖中防治鱼病要慎用或不用硫酸亚铁。此外,养殖环境、养殖模式也都会影响到药物的使用剂量。

三、鱼病用药还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1、如诺氟沙星和氟苯尼考合用会使疗效降低,这属于治疗性配伍禁忌。

2、敌百虫和生石灰合用会生成敌敌畏,毒性增强,不仅降低了药效,而且易造成用药事故。氯制剂与生石灰合用消毒效果降低。

3、抗生素和吸附药物配合使用,会因吸附药的吸附使主药抗生素的疗效降低。这属物理性配伍禁忌。

4、生石灰、漂白粉与食盐禁混用。

5、硫酸铜、漂白粉与生石灰禁混用。

6、高锰酸钾只能在中性水体中使用,在酸性或碱性水体中使用会产生二氧化锰沉淀可引起烂鳃。

7、中西药不宜混合使用。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氯制剂,溴制剂、碘制剂、二氧化氯交替使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所以选择相似药物交替使用,提高使用效果。

8、使用二氧化氯时不能使用金属器具,不能与任何消毒剂混用。

9、五倍子;不宜与任何化学药物同时服用。大蒜与硫代硫酸钠联用效果更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