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烂腮病及防治

浏览

水产养殖中,烂鳃是困扰养殖户的一个常见问题,养殖户最常用的方法是消毒。然而,烂鳃看似简单,实际上引起烂鳃的原因不止一种,每一种引起的原因都各不相同,有的是细菌引起,有的与水质有关,有的与饲料相关。因此,在发生烂鳃时,不应该盲目的消毒,应该找出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面针对几种烂鳃进行比较介绍:

1、细菌性烂鳃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青、草、鲤、鲫等多种淡水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

防治:外用暴血平,一次量,50g/亩.米,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15天一次;同时内服三黄散,每公斤饲料5g,拌饲投喂,连用3天。

2、鳃霉引起的烂鳃

症状:初期表现为不吃食,成群结队的在食台周围打转,中期,发病鱼就表现为离群独游,白天浮在水面上,似缺氧症状,病鱼眼球外凸,鱼体发黑,有的鳍条发白,同时伴随着肝胆和肠炎等并发症出现,腹腔内有许多的腹水,肠道内出血并伴有黄色液体出现,最后病鱼不进食,呼吸严重困难,最终因呼吸受阻开始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常发生在水质很坏,有机质含量很高的发臭池塘,常在5--10月发生,6--7月为流行,发病率可达70%左右,死亡率可达90%左右,危害相当严重,主要危害鲫鱼,草鱼,鳊鱼,鲤鱼,鳙鱼等鱼苗和成鱼。

防治:彻底清塘,减少淤泥,保持水质清洁 ;高温季节,加强水质管理,每15天轮换使用一次生物制剂,如乐活、光合冻干粉、EM冻干粉,定期使用霉菌净,一次量,每立方米0.6~1.0ml,可同时配合底改素、底改颗粒使用,20天一次。

3、寄生虫引起的烂鳃

症状:大量寄生虫寄生的鱼体,鳃部明显浮肿,有大量的粘液,鳃盖张开,鳃失血,精神呆滞,严重时停止摄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且死亡率较高。

防治:防治此症首先应杀虫,可使用硫酸铜0.2克和硫酸亚铁0.1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全池泼洒车轮净,一次量,150ml~200ml/亩.米,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每15天使用一次。

4、营养型烂鳃

症状:正常鱼的鳃丝是鲜红色,营养性烂鳃会使鳃丝肿胀,连结成块状。

防治:营养性烂鳃的防治重在降低饲料蛋白,科学配比,合理投喂,饲料中可以定期拌入三黄散,每公斤饲料拌入5g,能够清热解毒,提高鱼体免疫力

5、药害引起的烂鳃

滥用杀虫药与杀菌药、水质不好等导致鱼鳃被腐烂,鳃丝水中呈现白色,有缺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解毒,外用解毒先锋、汉宝护水解毒酸或解毒底安,体体解毒后,可以使用氨基酸肥水膏、氨基酸活性肽对水体进行调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