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鱼种放养注意事项

浏览

一、池塘消毒

放养鱼种前,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用量分别为75公斤/亩-100公斤/亩和5公斤/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保持优良的水质环境。

二、选择优质鱼种

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养殖者技术等因素有针对性选择放养鱼种。鱼种选择要求: 同龄的鱼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鲜明、鳞片和鳍条完整,鱼种体表和鳃丝无寄生虫

三、鱼种消毒

对鱼种进行消毒是切断病原体传播,预防鱼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在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对鱼体消毒浸洗5~10分钟,以清除鱼种体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同时鱼种消毒工作做的好还可以有效避免鱼种放养后水霉病的发生。提高鱼种放养成活率。

四、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前最好进行试水,以确保清塘药物的毒性已全部消失,另外选择晴好天气气温较高时进行鱼种放养,放养点应选择在池塘避风向阳处,若水温相差超过3℃以上时,需将鱼种调温后再放入池水中,让其逐渐散开适应养殖池水温度。

五、饵料投喂

一般鱼种入池3天-4天后,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此时可开始投喂。投喂易消化的嫩草及营养合理的颗粒饵料,饵料投喂应坚持“四定”原则。即:定点投喂,在避风向阳处安装投饵机,设置食场;定时投喂,在上午9时-10时和下午3时-4时各投饵1次;定质投喂,投喂的饵料应新鲜,营养丰富,不投喂过期变质的饵料;定量投喂,一般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1%左右,开始抢食后逐渐增加到1.5%-2.0%,随后转入正常的春季养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