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处理母猪子宫可提高发情与受胎

浏览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和正常的免疫程序条件下,经产母猪断奶后7天左右即发情、配种受孕。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发现部分母猪,特别是引进的纯种瘦肉型母猪,在仔猪离乳后不发情或迟迟不发情或虽发情但配种多次均不受孕。原因多是由于分娩后的产道、子宫内污物没有及时排出或残留或受病原菌的感染,引发产道、子宫隐性或慢性炎症。近年来,笔者采用药物处理母猪产后子宫,母猪发情与受胎率明显提高。

  处理方法:母猪分娩后1~2小时,按母猪机体大小,在后海穴(又称交巢穴,在肛门之上、尾根之下的中央凹陷处)注射0.25%比赛可灵8~10毫升(对于一些自净能力差的母猪可促进排出胎衣和阴道、子宫内残渣、异物,起到帮助净化的作用,消灭感染源,防止隐性炎症),同时肌肉注射抗菌消炎药,如恩诺沙星、青霉素等,1天2次,连续2天(对于自净能力较强的母猪也为避免感染、子宫发生炎症起着积极的预防作用)。

  处理结果:母猪分娩后用药物处理子宫后的当天或第2天可见部分母猪有大量恶露流出,所有的母猪体温,食欲均正常,乳汁充盈,母仔健康。2003年笔者先后在当地的一些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户,对348头瘦肉型母猪分娩后1~2小时内注射比赛可灵和抗菌素处理子宫,结果断奶后18天内,正常发情配种的有330头,发情率94.3%;1次情期内配种受孕318头,配种受孕率96.4%。抽样检查对比,母猪分娩后用药物处理子宫,断奶后发情率和受孕率均比产后不用药物处理子宫的母猪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