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化养猪之哺乳仔猪的管理(三)

浏览

3.寄养与并窝母猪无乳、因故死亡或活产仔猪数超过乳头数,仔猪吮不到乳就会饿死。解决这个问题较容易的方法是寄养。同时有两头母猪寡产,可把所有仔猪并窝,由一头泌乳多的母猪哺育,另一头母猪提早发情配种。但时常发生仔猪不认“奶妈”或“奶妈”不认过哺仔猪的情况。

  寄养仔猪不认“奶妈”常常发生在仔猪出生数日后的寄养,仔猪不吮“奶妈”的乳头。解决的办法是把过哺仔猪暂隔奶2~3小时,等到仔猪感到非常饥饿时,就会自己寻找“奶妈”的空余奶头吮奶。但也有宁死不吮“奶妈”乳的仔猪。可强制其吮乳,即当“奶妈”放乳时,把“奶妈”空余乳头放在仔猪嘴里,挤奶给仔猪吃,重复数次后,仔猪吃到了甜头,就会认“奶妈”。

  “奶妈”不认寄养仔猪,解决办法是把“奶妈”产仔时的胎衣、羊水或垫草、尿液擦在仔猪身上;也可把“奶妈”亲生的仔猪与寄养仔猪放在一起2~3小时;还可以用少量白酒或酒精喷入母猪鼻孔和仔猪身上。以上三种方法都能干扰母猪嗅觉辨别能力。

  4.预防下痢下痢是哺乳仔猪最常发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常见黄痢和白痢,严重威胁仔猪的生长和成活。引起发病的原因很多,一般多由受凉、消化不良和细菌感染3个因素引起,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把好这三关。在确定和控制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预防接种仔猪应在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必要时可进行猪瘟的超前免疫,是否进行其他疾病的预防接种,视本地区疫情和本场的猪群健康状况而定。

  6.仔猪断奶断奶在猪的一生中是生活条件的第二次大的转变。由依靠母体生活过渡到完全独立生活。这时仔猪仍处在强烈生长发育时期,消化机能和抵抗不利环境及疾病的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如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引起仔猪发育受阻,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或死亡。

  (1)断奶时间。断奶时间关系到母猪年产窝数。60日龄断奶一般平均年产1.8窝,45―50日龄断奶年产2窝,28~35日龄断奶年产2.2窝以上。

  (2)断奶方法。断奶前几天,母猪如果膘情好,应适当减少精料量、青料量和适当控制饮水,以免断奶后发生乳房炎;如果母猪体况不佳,不减精料,适当控制青饲料喂量和饮水,以免母猪过分消瘦,影响断奶后的发情配种,

  断奶可采取一次断、分批断、逐步断和早期断的方法。

  ①一次断奶。断奶前3天减少母猪饲料的喂量,达到断奶的预定日龄,断然将母猪与仔猪一次性分开。由于仔猪生存环境的突然改变,会引起仔猪的应激,精神不安,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同时容易引起母猪不安,乳房胀痛,应加强母猪和仔猪的护理。这种断奶方法省工省时,便于操作,适宜于规模猪场使用。

  ②分批断奶。将一窝中体重大的、食量高的、做肥育用的仔猪先断奶,其余仔猪继续哺乳一段时间再断奶。此法虽对弱小仔猪的生长发育有利,但拖长断奶时间,降低了母猪年产窝数。

  ③逐步断奶。在预定断奶时间的前3―5天,逐步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和哺乳次数,适当减少母猪饲料的喂量,经过2―3天的适应再断奶,可减轻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此法麻烦,但对母猪和仔猪都比较安全。

  ④早期断奶。早于2周龄的断奶称为超早期断奶,2~6周龄的断奶称为早期断奶。仔猪的断奶日龄应根据猪场的性质、母猪利用强度、饲养条件、经济效益、仔猪用途和健康状况、技术水平等而定。仔猪的早期断奶已普遍应用,多采用4~5周龄断奶。早期断奶的优点是可以提高母猪的利用强度,增加年产仔窝数;减轻母猪体重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仔猪的饲料利用率;减少仔猪死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