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室蓝莓栽培规程

浏览

1、育苗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半高丛蓝莓及矮丛蓝莓苗。

  1)基本培养基:WPM+ZT(0.5~1.0mg/L)+IBA0.05 mg/L

  2)启动培养:采用茎尖或茎段,用75%的酒精灭菌30s,再用0.1%的升汞灭菌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五遍后,接种到培养基中,光照16h,光强度2000~3000勒克斯,温度23℃左右。

  3)增殖培养:待种苗长满瓶后,反复转接,直到所需数量。

  4)考核:瓶苗长势良好,颜色正常,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数量适中,为合格。

  2、移栽

  1)瓶苗炼苗三天后,剪成约3厘米的茎段,用800倍的多菌灵及生根粉浸泡10min后,移栽到灌满水苔的苗盘中,温度控制在15~28℃,湿度70-90%,用遮阳网遮光至茎段生根为止。每隔15天喷一次800倍多菌灵和生根液。

  生根后移入12×13厘米的营养钵中,育苗土ph值控制在4.5左右,同时掺入1/4左右的锯沫或松针等。

  2)管理:每天适度浇水,观察病情与虫情,及时预防。

  3)考核:生根率≥70%,生根后成活率≥90%为合格。

  3、移入大田

  1)待根系长满营养钵后可以移入大田。

  2)土壤酸度的调节:蓝莓生长的土壤适宜ph值在4.5~5.0之间。对于ph值高的土壤可以用硫磺粉来调节,参考用量:1平方米面积土壤,15厘米深,降低1个ph值,约用130克。这项工作最好提前3个月完成。

  3)土壤透气性的调节:在栽植沟内的土壤中可掺入1/4左右的松针、松树皮粉或者木材锯沫等提高透气性。

  4)株距可以控制在0.5~1米,行距1.5米。可以挖宽50厘米,深40~50厘米的栽植沟。

  5)修剪:移栽后可于每年春秋剪去病弱枝条,为了调节促进营养生长,也可于春天剪去花芽,抑制生殖生长,从而达到提前进入丰产期的目的。

  6)防寒:可以用埋土防寒的办法。

  7)撤防寒土:最低气温稳定在0℃左右,土壤解冻30厘米左右,即蓝莓的根系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时,可以撤出防寒土。

  8)考核:移栽成活率90%以上,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抽条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