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毛霉菌病

浏览

毛霉是食用菌菌种生产和菌袋制作中常见杂菌,特别是在生料栽培时极易发生。毛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泛,空气中也浮有大量的孢子。高湿中温条件下,生长繁殖极快,菌种和培养料灭菌不彻底,培养室湿度高,或菌种管、菌种瓶、菌种袋的棉塞受潮等,均容易受到毛霉的感染。

基本特征:

有毛霉菌产生时,受害的培养料或培养料的表面,会出现灰白色稀疏的菌丝,其生长速度比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速度快,后期菌丝顶端形成许多黑色圆形颗粒。毛霉菌虽然不能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但与食用菌争夺养分,造成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

1、培养料灭菌要彻底。堆制发酵时,料温度要高,达到 65摄氏度 。

2、培养室要求干燥、通风良好。瓶口和袋口上封口物要避免受潮。

3、利用发酵料栽培时的培养料,避免喷生水和被雨水淋湿。

4、在培养料中拌入0.1%的50%含量的多菌灵可防止毛霉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