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平菇熟料栽培接种后大量污染

浏览

(1)灭菌不彻底:污染率高、出现早、污染物出现部位无规则。这种情况下,污染率常超出30%,接种后培养1~3天即可显现,母种污染物主要是各类有芽孢的细菌,原种、栽培种污染物以细菌和霉菌为主。若为细菌,污染物无明显的肉眼可见的菌落,接种物萌发不正常,打开瓶(袋)后多有异味;若是霉菌,可见明显的污染物菌落,且污染物出现部位无规则,不但料表面,而且常在菌瓶(袋)的中间和底部出现污染菌。如果用高压锅灭菌,装得过挤、过多、压力不足、时间不够、消毒室冷气未排净等都可造成灭菌不彻底;如果常压灭菌,装得过挤、过多、火力不足、蒸汽量不够、时间不够等都是造成灭菌不彻底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按要求严格灭菌;

  (2)接种物带杂:其特点是出现在种块周围,且出现早,接种后1~5天内即可显现;

  (3)封盖不严:主要出现在废罐头瓶作容器以聚丙烯塑料薄膜作盖的原种中,由于这种盖经高温灭菌后比较脆,在搬运中,紧贴瓶口的盖的边缘极易磨破,出现肉眼不易看到的沙眼,由此造成的污染常出现在与薄膜上的沙眼或裂缝相垂直的部位。用塑料袋作容器时,如果质量不好,也常在有沙眼或裂缝处出现污染;

  (4)接种操作污染:由于接种环境处理不当,即使灭菌和消毒并用,也很难达到环境绝对无菌。接种操作中要开、封接种物和被接种物,操作稍有不慎,杂菌孢子就会被带入到被接种物中。这种原因造成的污染常分散出现于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表面,较前两种原因(灭菌不彻底和接种物带菌)造成的污染出现稍迟,一般在接种后7天内出现;

  (5)培养环境不洁:其特点是发生较晚,常发生在用废罐头瓶制作的原种、栽培种生产中。由于罐头瓶口大,不易封严,也不能完全密封(以利外界氧气的进入,供菌种生长之需),再加之用聚丙烯塑料薄膜作盖时,沿着瓶口边易出现死褶,而造成摩擦沙眼,在不洁的培养环境中极易出现大量的污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