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小檗的繁殖方法

浏览

紫叶小檗又名红叶小檗,在初春,紫叶小檗会呈嫩红色,盛夏则变为深紫红色,入秋后又回呈血红色,但是当光照不充足时,紫叶小檗部分会褪成绿色。常用播种、扦插、分株及压条的方法进行繁殖。

1、播种

紫叶小檗在北方易结实,故常用播种法繁殖。秋季种子采收后,洗尽果肉,阴干,然后选地势高燥处挖坑,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放于坑内贮藏,第二年春季进行播种,这样经过沙藏的种子出苗率高,播种易成功,也可采收后进行秋播。

2、扦插

可用硬枝插和嫩枝插两种方法。六七月取半木质化枝条,剪成10至12厘米长,上端留叶片,插于砂或碎石中,保持湿度在90%左右,温度25℃左右,20天即可生根。秋季结合修剪,选发育充实,生长健壮的枝条作插穗,插于砂或碎石中,第二年春天可移植出棚。

3、分株

紫叶小檗萌芽力强,生长速度快,植株往往呈丛生状,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时间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均可进行。

4、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是在5月份把紫叶小檗木质化枝条每15cm处环剥一下,宽度在0.50~1cm,然后用萘乙酸溶液涂在环剥处,再把该枝条埋入土中。同时枝条的上部(没木质化的梢),以保证整棵紫叶小檗进行光合作用。还要保证土壤湿润,2个月左右就会发现长出小根,然后进行母体分离,按正常的株行距进行培育苗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