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丧失

视力高度减退或丧失到无光感的现象。两眼失去了识别环境的能力难以单独料理日常生活者,称为盲。分单眼盲和双眼盲,盲人多指双眼盲的人。

为了统一标准,便于统计和比较,1972年WHO制订了盲目标准和分级,现已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中国于1979年第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时决定采用此标准。标准规定:“凡最好的矫正视力,在日光下不能于3米远处数指者即为盲。”详细的分级标准见表。

图

一个人识别周围环境的能力,不仅有赖于其中心视力的锐敏度,还须具有相应的视野范围,若中心视力好而视野缩小,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10°而大于5°者为3级,若半径小于5°者为4级。

根据视力在0.05以下为盲目的标准,中国双盲的患病率平均为0.3~0.4%,中国约有盲人300~400万。视力低于0.3,工作学习均有相当困难的低视力患者,约为盲人的2倍左右。

目前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眼外伤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老年性白内障、沙眼、角膜病、屈光不正、弱视及眼底病等。

预防盲目的发生,应先查清不同地区盲人率和致盲的原因,制订近期、中期和远期奋斗目标及工作计划;选择盲人率最高的地区,在调查工作的同时,对可治的盲人给予治疗,并开展预防工作;对农村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应教给简单的眼病防治知识;建立并充实医疗预防网的组织。

一切传染性和外伤性眼病,均可预防。近年对一些先天性和遗传性眼病,在胚胎时期,可从羊水细胞染色体的检查,早期发现有无异常,以达预防目的。应加强婚前检查,禁止近亲联姻,建立遗传病的咨询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