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

将针刺入腧穴,发挥腧穴与经络的一系列调整作用,特别是镇痛作用,以达到各种手术要求的麻醉技术。简称针麻。针刺麻醉是在针刺镇痛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发展,是针灸学与麻醉学相结合的产物。1958年以后,全国广泛开展针刺麻醉的临床和原理研究,获得了许多新进展。1971年,针刺麻醉开始传到国外,不少国家相继在临床上试用,取得初步成功。从此,针刺麻醉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研究课题。

主要特点

与其他麻醉方法相比,针刺麻醉有3个主要特点:

(1)不用或少用麻醉药物,减少或避免因麻醉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

(2)通过针刺经络穴位,疏通经脉,激发机体的调整功能以达到镇痛目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清醒状态;

(3)影响针刺麻醉效果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很大。

鉴于前两个特点,针刺麻醉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1)安全度大,无药物用量过大而发生麻醉意外或过敏现象;

(2)适应性广,使药物过敏者或体衰年迈、肝肾功能欠佳的病人也可在针刺麻醉下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3)针刺麻醉下,病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而整个机体功能仍保持正常,手术过程中病人生理功能相对稳定,呼吸、脉率和血压等保持在正常范围,免疫功能尚有增强;

(4)病人能主动配合医生施行手术,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

(5)病人术后可较早进食、排气和下床活动,有助于早日康复;

(6)术后创口感染机会少,并发症少,刀口疼痛轻,愈合也快。

但是,由于针刺麻醉效果个体差异大,目前尚难准确预料具体病例的临床效果;又由于影响因素多,部分病例特别是诊断不确和难度较大的手术,常因镇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充分和出现拉牵反应等影响效果,甚或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来完成手术。因此,在针刺麻醉下进行手术,应严格遵循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刺激和创伤的原则。针麻下病人是清醒的,故要求手术操作稳而准,动作明确轻快,减少组织损伤,医护态度要和蔼亲切。

适应症和禁忌症

为保证病人顺利地在针刺麻醉下完成手术治疗,目前规定以下适应范围:

(1)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2)肝、肾、肺功能不良,病情危重、休克和年迈体衰等不能耐受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者;

(3)病情诊断明确,无需广泛探查者;

(4)愿意接受针刺麻醉,且不过度肥胖者;

(5)有接受针刺并能发挥针刺调整作用条件者。为了更有把握,术前可进行针麻效果术前预测。

针刺麻醉的禁忌症包括:

(1)凡针刺治疗中被视为禁忌者,惧怕针刺、术前预测针刺效果欠佳者;

(2)精神神经系统的某些病症,如痴呆、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以及神经系统毁损性疾病患者;

(3)诊断不明确需做术中广泛探查者;

(4)病灶局部广泛粘连,手术复杂者;

(5)顾虑重重,经反复解释仍不能解除高度精神紧张者。

临床类型

目前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

(1)单一针刺麻醉,即应用单一的方法刺激经穴,如针刺、电极板、激光、指压、穴位注射等;

(2)针刺复合麻醉,以应用针刺麻醉为主,同时配合另一种药物麻醉方法,也称为针刺平衡麻醉。如针刺-硬膜外复合麻醉、针刺-气体吸入麻醉等。麻醉中,常规用镇痛、镇静等药物相配合,不作针刺复合麻醉论。另外,还可按所取经穴部位不同而分为针刺麻醉、耳针麻醉、头皮针麻醉、唇针麻醉及面针麻醉等。如按穴位刺激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手法针刺麻醉、电针麻醉、穴位注射麻醉、指压麻醉、激光穴位照射麻醉等。

实施方法

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病例选择

根据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目前对针麻的适应范围大致可分为3类:

(1)单一针麻效果稳定,优良率可达到80%以上,适合在针麻下进行的手术有甲状腺摘除、颅脑手术、颈椎前路手术、剖腹产、子宫切除、拔牙、胃大部切除、输卵管结扎、肺叶切除及二尖瓣扩张术等;

(2)适于采用针刺平衡麻醉的有上颌窦根治术、阑尾切除、斜视矫正、心内直视手术、疝修补术等;

(3)其他手术麻醉效果不够稳定,尚在探索中。

除了根据上述情况选择病例之外,尚可采用一些预测针麻效果措施加以选择。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有皮肤感知觉判定法、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状态的测定、针刺前后血液中与痛有关的化学物质变化的测定以及多指标综合预测法等。

术前准备

针刺麻醉与其他麻醉方法一样,术前准备是必要的。如针对病人精神情绪状态作必要解说和给予一些安定、镇静、止吐或减少分泌物的药物,有时也需要给予一些镇痛药物。但应注意尽可能给予对针刺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决不能影响针刺效应的发挥。

选择最佳经穴和刺激参数

选穴对于针麻手术的成败至为重要。一般按照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辨证施术。经过多年大量临床实践,常用针麻的几种手术如甲状腺摘除等,均有较为成熟的选穴配方。术中尚可根据需要随证加减。针刺麻醉手术时,最早主要请针灸医生使用手法以调动腧穴和经络的作用,由于需要连续施术,工作量很大,所以目前多用电针仪,也可根据手术的不同步骤、经穴部位而随时变换刺激的频率、强度的时间等参数以达到麻醉效果,但由于掌握最佳参数很难,而针灸医生直接施术却很方便,所以各有长处,可根据情况选用。

合理辅助用药

针刺平衡麻醉需要辅以各种麻醉药物,但不宜超过规定剂量,以不出现镇痛不全为度。一般麻醉药用量控制在常规用量一半以下为允许量。超过一半用量者,往往是针麻失效的标志。

作用机理

根据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可以确认针灸对人体具有5种基本作用:

(1)镇痛作用;

(2)抗内脏牵拉痛和牵拉反应;

(3)抗创伤性休克;

(4)抗感染;

(5)抗手术后创伤反应,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在针刺麻醉过程中,只有全面发挥针刺经穴特有的作用才能产生一定的“麻醉”效果,使病人能够在清醒状态下基本无痛地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所谓麻醉,主要是消除或明显减轻病人因外科创伤而产生的疼痛。针刺麻醉的重要方面是针刺经穴可以提高机体痛阈和耐痛阈。中医学理论认为,痛是由于“气滞血瘀”而产生的,有“不通则痛”的说法,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和谐脏腑,宁心安神”,从而“通则不痛”,起到防痛和镇痛的作用。依据现代生理学观点,针刺防痛和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及其介质对机体的统一调整作用而产生的。1971年,中国生理学家张香桐提出有关针刺镇痛的假说,即疼痛信号与针刺信号两种传入冲动在神经系统各级水平上的相互作用,使疼痛刺激信号向不痛的方向转化。多学科研究已经证实,从外周神经、脊髓、脑干(包括多个神经核团)直至大脑皮质均有两种信号相互作用机制,从而影响疼痛反应的出现程度。1975年,证实脑内存在吗啡受体而导致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发现,随后又证明针灸可以引起包括吗啡样物质与抗鸦片样物质在内的各种与疼痛有关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肾上腺素、P物质、γ-氨基丁酸和八肽胆囊收缩素以及钾、钙、镁等一些无机离子)的复杂变化,从而调制疼痛感觉和反应。通过针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还可以引起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而影响人对疼痛的反应。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关于人体内存在着致痛与抗痛调节系统。针刺就是通过对此系统的调整作用而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和反应。

针刺抗休克效应是经动物休克模型而证实的。如引起动物休克的失血量,针刺组较非针刺组大;在同样放血量的情况下,针刺组比非针刺组血压下降程度小;而抢救失血性休克时,针刺组所需要的输血量也小于非针刺组。实验还证明针刺能增加肺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降低耗氧量,消减房性和室性早搏,改善心律失常、左心功能和心肌收缩力以及脑内循环。因此,针刺抗休克效应增强了病人对抗手术创伤的能力,从而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特别是针刺麻醉应用于危重和休克病人时,这一优越性尤为突出。

针刺麻醉术后感染少、创伤组织愈合快的主要原因是针刺具有明显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以及促进机体组织生长的作用。实验已证明针刺作为非特异性刺激,通过神经与神经体液的反射途径,使机体内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能力有所提高。针刺既可使机体细胞免疫能力增强,如白细胞增加和吞噬能力增强,也可使机体体液免疫能力提高,如使血清中的凝集素、间接血细胞凝集素和沉降素等特异性抗炎效价提高,使血液中裂解素、杀菌素和调理素的生成量增加,使补体升高。针刺还可增强内分泌活动,从而影响机体的防卫功能。通过针刺,还可调整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变血管通透性,加速对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控制并缩小炎症坏死范围,加速肉芽组织和神经芽枝增长以及创伤组织瘢痕化。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抗损伤过程,从而加速创伤的修复。

针刺麻醉的优越性,并非只是针刺的直接镇痛作用,而主要是针刺调整机体各器官活动和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结果。针刺麻醉已经突破了以往狭义的“麻醉”概念。也就是说,针刺麻醉是通过针刺经穴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在手术过程中防止或减轻疼痛反应、休克、感染等不利因素的产生,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是保证病人在清醒状态下基本无疼痛地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手段。对于这种手段作用机理的多学科研究构成针刺麻醉学。这不仅是中医学,也是麻醉学上的一大发展。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