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药花

概况

异名:大蒙花(《陕西中药名录》)。

基源:为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大叶醉鱼草的干燥全株。

原植物:大叶醉鱼草Buddleia davidii Franch.(B.variabilis Hemsl.:B.variabilis Hemsl.var Wilisonii;B.davidii Franch.var.veitchiana(Veitch.)Rehd;B shanxiensis Z.Y.Zhang)

形态:灌木,高1~5m。小枝外展而下弯,略呈四棱形;幼枝、叶片背面、叶柄和花序均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叶对生,叶片膜质至薄纸质,卵状披针形,长1~20cm,宽0.3~7.5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有时下延至叶柄基部,边缘具细锯齿;侧脉每边9~14条;叶柄长1~5mm;各柄间具有2枚卵形的托叶。总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长4~30cm,宽2~5mm;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膜质;花冠淡紫色,后变黄白色至白色,喉部橙黄色,长7.5~14mm,外被星状毛,花冠管细长,长6~11mm,裂片圆形,边缘全缘或具不整齐的齿,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短,长0.8~1.2mm;子房卵形,长1.5~2mm,直径约1mm,柱头棍棒状,长约1mm。蒴果狭椭圆形,长5~9mm,直径1.5~2mm, 2瓣裂;种子长椭圆形,长2~4mm,直径约0.5mm,两端具尖翅。花期5~10月,果期9~12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1卷.290页.图版77∶4-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3000m的山地疏林中或山坡、干旱沟谷灌丛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及非洲也有栽培。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枝叶,春、秋季采收根皮,晒干。

化学性质

酒药花中所含成分不少于26种,其中苯丙素类占较大比例,其次是萜类化合物,另外还有少量的生物碱和其它有机物。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有[3,5,7]:顺式和反式肉苁蓉甙D(cis-and trans-CistanosideD)、醉鱼草醇(Buddlenol)A、B、C、D、E、F。萜类化合物有:杀鱼毒素(Piscicidal)2种,醉鱼草定(Buddledin)A、B、C、D、E[1,2]

酒药花中还含有:醉鱼草胺[4](Buddamine)、松柏醛(Coniferaldehyde)、蛇菰素(Balanophonin)、丁香树脂醇(Syringaresinol)、桃叶珊瑚甙(Aucubin)、2,2,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2,2,6-Trimethyl-2-cyclohexen-1,4-dione)、Oxoisophorone、刺槐素-7-O-芸香糖甙(Acacetin-7-Orutinoside)[3,6,9]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78;26(8):2535。
[2] Chem Pharm Bull 1978;26(8):2543。
[3] CA 1986;105:222781f。
[4] Planta Med 1985;(2):164。
[5] J Nat Prod 1985;48(6):1005。
[6] CA 1984;100:188859x。
[7] Phytochernistry 1985;24(4):819。
[8] Biosci 1988:43(1-2):99。
[9] J Chem Soc Pak 1988;10(1):117。

药理

从本品根皮中提得的成分Buddedin A、B和C对鱼类有毒杀作用。

参考文献

Chem Pharm Bull 1978;26(8):2543。

药性

性味:辛,温。有毒。 ①《贵州民间药物》:“辛,温。有小毒。” ②《陕西中草药》:“辛、微苦、涩,温,有毒。”

功效: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蜂窝织炎,疮疖,跌打损伤,脚癣,妇女阴痒。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脚癣,妇女阴痒,止咳,杀虫。” ②《贵州草药》:“驱风散寒,消积止痛。治感冒风寒;风湿疼痛,疳积,跌扑。”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生肌。治麻风,疮疖,蜂窝织炎,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咳嗽:酒药花9g,款冬花、枇杷叶各6g,蒸冰糖吃。” ②《陕西中草药》:“治麻风:大蒙花枝叶30g,苍耳子120g。共研细粉,与6000g面粉混匀做蒸馍。每次吃馍250g,每日吃2次。另以叶及根皮适量,煎水洗患处。” ③《贵州民间药物》:“治妇女阴痒:酒药花15~30g,棉花子9g。捣烂,制成栓形,用布包好塞阴道内。”

单方应用:①《贵州草药》:“治感冒风寒:酒曲花15g。煨水服。” ②《贵州草药》:“治风湿疼痛:酒曲花根30g。炮酒服。” ③《贵州草药》:“治疳积:酒曲花15g。煨水服。” ④《贵州民间药物》:“治脚癣:酒药花叶数张。研末,加白矾少许,擦患处;或取鲜叶揉烂擦患处。” ⑤《贵州草药》:“治刀伤跌扑:酒曲花叶。捣绒,外包伤处;并取全草30g,煨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