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泽兰

概况

异名:天青地红、自来红、血经草(《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贵州)。

基源:为茜草科蛇根草属植物蛇根草的干燥全草。蛇根草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约20种,其中药用的有4种。

原植物: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 Bl.var.leiocalyx Hand.-Mazz.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cm,全体呈紫绿色。茎细而匍匐于地面,处处生根,节上生出分枝;枝斜上直立,与茎同粗,分枝少。叶对生,狭卵形,长椭圆状斜卵形,长2.5~7.5cm,宽1.5~3.2cm,顶端钝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干后常变淡红紫色,侧脉7~10对;叶柄长1~3cm。花淡红色或白色,由数朵至10余朵集成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花梗长2~5cm;苞片条形,长3~7mm,与花序同有细毛;萼筒短,裂片5,宿存;花冠筒状,裂片5,宿存;雄蕊5,着生于喉部以下;花盘环状;子房下位,2室,胚珠多数,花柱长,柱头2裂。蒴果扁倒三角形,长约4mm,上端宽约1cm。种子小,椭圆形,表面具细点。花期很长,通常4~6月开花,冬天也可开花。(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下册.1220页.图1231)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边、林下阴湿处草丛中及水沟边。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

药性

性味:甘、涩,温。 《中药大辞典》:“温,微甘而涩。”

功效:活血调经。

主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气血不足,月经不调:岩泽兰、大小血藤益母草臭牡丹各15g。煎水兑酒服。”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骨折,跌打:岩泽兰、大九龙盘(蜘蛛抱蛋)、小九龙盘(观音草)、羊儿风(土地骨皮)各等量,捣绒加酒包伤处。并用上药各15g加野荞根15g,煎酒服,1日3次。”

单方应用: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劳伤咳嗽:岩泽兰根90g,泡酒服。”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岩泽兰叶捣绒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