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木兰

概况

基源: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天目木兰的花蕾。

原植物: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又名木兰(浙江)。

形态:落叶乔木,高8~12m。树皮灰色或灰白色,纵裂。小枝带紫色,芽具白色长柔毛。叶互生,膜质,宽倒披针状矩圆形或矩圆形,长10~15cm,先端长渐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下面叶脉及脉腋有毛;叶柄长8~11mm。花先叶开放,单生于枝顶,杯状,有芳香,直径约6cm;花被片9,形状相似,倒披针形或近匙形。长5~6cm,粉红色或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长约1cm,花丝紫红色。聚合果圆筒形,长4~6cm。蓇葖少数,木质,有瘤状点,顶端圆或钝。花期3~4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89页.图157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700~1000m的林中。分布于浙江、江西,为中国特产药用植物

药性

性味:苦,寒。

功效:利尿,消肿。

主治:酒疸,重舌,痈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中药大辞典》:“治肺损咳嗽,痰中带血:天目木兰干花苞30g,牛人参(豆科苦参)、桔梗、明党参各15~18g,甘草6~9g。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