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菇

概况

异名:青头菌(《滇南本草》),青面子(《吴蕈谱》)。

基源:为红菇科红菇属真菌变绿红菇的子实体。

原植物: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Schaeff.)Franch.

历史:《吴蕈谱》载:“青面子蕈,菌面青。…杂斑繖张者曰青面子,……即俗谓之黤面子,味皆美,俱可食。”又《滇南本草》载:“青头菌,气味甘淡,微酸,无毒。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上述皆指本品。

形态:子实体单生至群生;菌盖直径4.5~11.5cm,早期球形,后扁球形,最后伸展且中部下凹,不粘,绿色至灰绿色,常具铜绿色斑点,易龟裂,边缘有棱纹,易折裂;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较密,与菌柄呈离生,相等型,少数分叉;菌柄白色,圆柱状,内部松软,表面平滑,长2.5~6cm,直径1~3cm。孢子透明无色,近小球形,壁表粗糙至有小疣,7~8×6~7μm,内含1个油球;囊状体稀少,梭形,55~65×8~10μm。(图见《中国药用真菌》.162页.图61)

生境与分布:生于混交林或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日本、欧洲及美洲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淡,性寒。”

功效:明目,清内热,泻肝火,舒筋活血。

主治:兰茂《滇南本草》:“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

用法用量:内服:熟食,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