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形棘豆

概况

异名:达夏、达哈(西藏)。

基源:为豆科棘豆属植物镰形棘豆全草。

原植物: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

历史:据藏药之大成《晶珠本草》记载:“生于干旱平滩,山坡或阴山,叶厚而细,似碎松儿石,花紫,似黄芪,气味大,……有香气”。据《藏药志》记载,各地藏医所用的“达夏”均系本品。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15cm。具粘腺液,主根圆锥形,近木质化。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小叶37~45枚,线披针形,长0.5~1cm,宽0.1~0.2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两面被粗白毛。总状花序,花多数排列呈头状花序状,长5~15cm;花萼筒状,萼齿5,披针形;花冠紫红色,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有爪,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短于翼瓣,先端具突尖;子房有柄,花柱上部弯曲。荚果镰形,长约3cm,膨胀,革质,被白柔毛。种子10粒,近心形。花果期6~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29页.图2588)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地、砂土和河滩上。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

生药

采集:7~8月采挖全草,除去泥杂,洗净,切段,晒干。

化学性质

本品经酸水解后分离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1]

附:从山棘豆(O.oxyphylla)及O.turczaninovii植物中分出3,5,7,4′-四羟基黄酮(Kaempferol)、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Rhamnetin)、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Isorhamnetin)、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Rhamnazin)、3,5,7,3′,4′-五羟基黄酮(Quercetin)[2]。 从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植物中分出5,7,4′-三羟基黄酮(Apigenin)、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3-O-β-D-葡葡糖甙、3,4,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O-β-D-葡萄糖[3]、二种黄豆醇皂甙[4]。 从小花棘豆(O.glabra)植物中分出二种赤小豆醇皂甙[5]

又从小花棘豆植物中分离出臭豆碱(Anagyrine)、黄华碱(Thermopsine)、N-甲基金萑花碱(N-Methyl-cytisine)、鹰爪豆碱(Sparteine)、鹰靛叶碱(Baptifoline)、白鲜碱(Dictamnine)、腺嘌呤(Adenine)、脲素甲酸乙酯(H2N-CO-NH COOC2H5)[6]、1,1,1,7,7,7,-六氯-2,6-二羟基-庚-4-酮、2,2,2,三氯乙醛乙基半缩醛(2,2,2-Trichloro-acetaedehyde hemiethyl acetal)、棕榈酸、谷甾醇葡萄糖甙及正三十四烷[7]。小花棘豆植物为有毒牧草,其高毒成分为黄华碱及1,1,1,7,7,7-六氯-2,6-二羟基庚-4-酮[6,7]。黄花棘豆植物亦可引起家畜中毒死亡[4]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0;11(11):493。
[2] CA 1987;106:135335r。
[3] Phytochemistry,1991;30(8):2707。
[4] 化学学报 1987;45(2):145。
[5] 科学通报 1988;(8):627。
[6]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3):160。
[7] 浓阳药学院学报 1991;8(2):113。

药理

从镰形棘豆中提出的镰形棘豆总黄酮甙元300mg/kg给大白鼠ip,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但本身无皮质激素样作用:药物作用部位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其药理效应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实现的[1]

毒性:镰形棘豆总黄酮甙元给小白鼠ip之LD50为1109mg/kg。其毒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2]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杂志 1979;59(11):677。
[2] 药学学报 1981;16(2):153。

药性

性味:辛,寒。有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

归经:入肺、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生肌疗疮。

主治:高烧,便血,红白痢疾,炭疽。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流感,扁桃体炎,痈疽肿毒,麻风。” ②《新华本草纲要》:“用于高热,便血,红白痢疾,流感,扁桃体炎,麻风,痈疽,肿毒。外用于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撒。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刀伤:镰形棘豆研末外撒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