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兰

概况

基源:为百合科吊兰属植物吊兰的干燥带根全草。

原植物:吊兰Chlorophytum capense Kuntze,又名阔叶吊兰(《江苏植物志》)。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或斜生,有多数肥厚的根。叶多数,白根茎丛生,线形,长10~35cm,宽1~1.5cm,先端长尖,绿色或有时有黄色条纹。花茎长于叶,有时变为纤匍枝而近顶部有叶束或幼小植株;花白色,排成长而疏散的总状花序;花被裂片6,狭小,长约1cm,雄蕊6,花丝上部常扁平;子房下位,无柄,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形。种子扁平。花期春季。(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363页.2819条图)

生境与分布:原产非洲南部,现中国各地广泛栽培。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收全草。

药性

性味:甘、酸,凉。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微苦,平。” ②《泉州本草》:“甘、酸,凉。” ③《广西中草药》:“微辛,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肺诸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咳嗽,声哑,吐血,经闭,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聤耳,牙痛。 ①《岭南采药录》:“凡患声嘶音哑,取全草煎服。又治妇人经闭。” ②《广州植物志》:“治跌打等症。”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治吐血,止耳痛,定哮喘。”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去瘀,治声嘶喉哑、咳嗽;取汁洗涤耳流脓;捣烂填患处,治牙痛。” ⑤《泉州本草》:“退癀消肿,散结败毒。治痈疽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滴耳。

使用注意:《泉州本草》:“孕妇忌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广西中草药》:“治吐血:吊兰、马蹄草各30g。水煎服。” ②《广西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吊兰根30g,冰糖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吊兰干全草为末,每服9g,泡酒温服。” ②《广西中草药》:“治跌打肿痛:吊兰叶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 ③《泉州本草》:“治风毒结瘤,久而不散:吊兰鲜全草,连根洗净,合糯米饭及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