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叶

概况

基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牡荆的叶。

原植物:牡荆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Sieb.et Zucc.)Hand.-Mazz.(V.cannabifolia Sieb.et Zucc.;V.negundo L.f.intermedia Pei)

余项参见“牡荆子”条。

生药

鉴别: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为掌状5出或3出复叶,暗绿色;叶柄长2~5cm,有细沟纹,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短绒毛。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6~9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表面叶脉被细毛,下表面主脉明显突起,脉上毛较密。中间3片小叶有小叶柄。气香,味微苦辛。以色绿,气香浓者为佳。

药理

①祛痰、镇咳、平喘作用 叶油乳剂0.52~1.72g/kg小鼠ig,有显著的祛痰作用;叶油1.04g/kg小鼠ig,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叶油1.0g/kg1次ig,对豚鼠因组胺引起的抽搐,有一定的平喘作用[1,2]。 ②镇静作用 叶油小鼠ig,并有安静,活动减少,嗜睡现象,并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1.2]。 ③对肾上腺皮质功质功能的影响 叶油ig可使幼鼠胸腺萎缩,并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大剂量能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炭粒的吞噬能力[1,2]

毒性:叶油小鼠ig的LD50为8.68ml/kg;叶油乳剂小鼠ig的LD50为5.2g/kg。叶油乳剂小鼠ip的LD50为0.34±0.24g/kg[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912。
[2]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25。

药性

性味:辛、苦,平。 ①《别录》:“苦,平。” ②《纲目》:“苦,寒。”

功效: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

主治:风寒感冒,痧气腹痛吐泻,痢疾,风湿痛,脚气,流火,痈肿,足癣。 ①《别录》:“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湿薄脚,主脚气肿满。” ②《福建中草药》:“祛风解表,调气和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徐州《单万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治血丝虫病急性期,怕冷发热,肢体起红线或片状红肿(流火):青蒿30g,牡荆叶、威灵仙各15g。水煎服.1日1服” ②《江西民间草药》:“治脚气肿胀:牡荆茎叶60g,丝瓜络、紫苏、水菖蒲根、艾叶各21g。水煎熏洗。” ③《湖南药物志》:“治钢铁烫伤:牡荆叶、金樱子叶。炒干研末,浓茶调敷。” ④《福建中草药》:“治足癣:牡荆鲜叶、马尾松鲜叶、油茶子饼各等量。煎汤熏洗患处。”

单方应用:①简明中医辞典》:“治感冒发热,风湿痛,中暑腹痛吐泻:牡荆叶9~15g。水煎服” ②《千金方》:“治小便出血:牡荆叶捣取汁,酒服40ml。” ③海上集验方》:“治腰脚风湿痛不止:牡荆叶不限多少,蒸置大瓮中,具下着火温之,以病人置叶中,须臾当汗出。蒸时,常旋旋吃饮,稍倦即止,便以被盖避风,仍进葱豉酒及豆酒亦可,以瘥为度。” ④《医学入门》:“治乳肿:牡荆叶,擂酒敷。” ⑤《江西民间草药》:“治乳痈初起:牡荆茎叶24g。酒水各半煎服。” ⑥《福建中草药》:“治风疹:牡荆干叶9~15g。水煎服;或另用叶煎汤熏洗。” ⑦《福建民间草药》:“治久痢不愈:牡荆鲜茎叶15~24g,和冰糖,冲开水炖1小时,饭前服,1日2次。” ⑧《江西民间草药》:“治脚趾湿痒:鲜牡荆叶适量,捣汁涂搽或煎水洗。” ⑨《福建中草药》:“预防中暑:牡荆干嫩叶6~9g。水煎代茶饮。” ⑩《福建中草药》:“治风疹:牡荆干叶9~15g。水煎服;或另用叶煎汤熏洗。” ⑾《江西民间草药》:“治痧气腹痛及胃痛:鲜牡荆叶20片,放口中,嚼烂咽汁。” ⑿《福建中草药》:“治急性胃肠炎:牡荆鲜茎叶30~60g。水煎服。” ⒀浙江医学 1962;(6):“治头癣:鲜牡荆叶500g,加水1kg,浸泡15分钟后过滤,用滤液洗头5~8分钟,每日1次;或用鲜叶250g捣烂,涂擦患处,每日2次。洗擦后头部用布包扎。一般洗擦4天后头皮痒感消失,脓疱、糠皮状鳞屑减少,2个月后长发。” ⒁中医杂志 1963;(8):“治脚癣:牡荆叶250g,置面盆中,加开水浸没药为度,浸泡水呈浅绿色时,加温水至半盆;然后将两脚浸于药液中5~6分钟,擦干。每晚睡前1次,一般浸洗5~6次后即可痒止而愈。亦可用鲜牡荆叶捣汁涂擦患处,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