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柃

概况

异名:蚂蚁木、米碎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山茶科柃属植物岗柃的树皮。

原植物:岗柃Eurya groffii Merr.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m,嫩枝圆柱形,有黄褐色长丝毛。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不过1cm;叶片披针形,长4.5~10cm,宽1.2~2.2cm,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下面有长柔毛。花1~8朵腋生,白色,绿色或黄色;萼片卵圆形,长约1.5cm,有短柔毛;雄花花瓣倒卵形,长3.5mm,雄蕊20;雌花花瓣披针形,长2.5mm,花柱3深裂。核果状浆果,圆球形,直径约4mm。(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69页.图346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2000m的山坡、林地和水沟。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

药性

性味:微苦,平。

功效:豁痰镇咳,消肿止痛。

主治:肺结核,咳嗽,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叶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肿痛。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结核,咳嗽:岗柃叶9~15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跌打肿痛:岗柃鲜叶适量,捣烂酒炒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