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本

浏览

版本类型。中国清代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本。武英殿在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内北迤。据《宸垣识略》说,武英殿崇阶九级,环绕御河,跨石桥三,前为门三。内殿宇二重,前贮书版。北为浴德堂,即修书处。其后为井亭。清代定鼎之初,曾设刻书房于太和门西廊下,拣旗员中谙悉清文者充之。凡《资治通鉴》、《性理精义》、《古文渊鉴》诸书,皆翻译清文以行。直到顺治十二年(1655)刻印《资政要览》,十三年(1656)刻印《内则衍义》,仍未提及武英殿。康熙十二年(1673),命廷臣补刻前明经厂旧有的《文献通考》漫漶版片,始于武英殿实施。咸丰二年(1852)成书之内府抄本《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武英殿修书处》称: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奉旨于武英殿设立修书处,由内务府王大臣总其成。下设兼管司 2人,以内务府官员兼任。设正监造员外郎 1人,副监造、副内管领1人,委署主事1人,掌库3人,委署掌库6人。 设书作、刷印作。书作司界划、托裱等职;刷印作管理写样、刊刻、刷印、摺配、装订等职。此后,大凡钦定、御制、敕撰诸书及正经、正史群籍,均由武英殿校定版行。但前后共刻书多少,无法准确统计。从乾隆朝武英殿开雕诸书的谕旨,如乾隆四年(1739)雕《十三经注疏》版、《明史》版、《廿一史》版;十年(1745)雕《明纪纲目》版;十一年(1746)雕《国语解》版;十二年(1747)雕“三通”版;四十八年(1783)雕《相台五经》版,可以充分看出武英殿刻书之多之快。此外,武英殿还制木活字253500个,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武英殿所刻印的书,其开本之大方,写刻之工致、纸张之优良、墨色之光泽,堪称尽善尽美。特别是乾隆十二年以前武英殿所刻书,更是如此。